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該院正積極探索「AI+護理技術」的多元應用,不少護士都變成「AI+」發明能手,通過AI智能護理更好地照顧病人。
戴上一副「AI+VR」眼鏡,眼前綠色清新的大自然景象,為病人帶來了難得的平靜。「根據患者的病情,AI會選擇出適合患者的VR畫面,從而讓患者舒緩情緒焦慮。」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腫瘤科護士長陳潔介紹,這款針對乳腺癌患者高發的心理痛苦問題,團隊首創「症狀評估-AI匹配-VR干預」一體化終端,VR干預後患者的血壓脈搏顯著下降,負性情緒分降低5分,患者的焦慮情緒和心理痛苦得到明顯改善。
在泌尿外科,護士團隊推出「智能失禁全程管理」創新模式,自研「小禹膀胱管理系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四區區護士長樊帆說,在泌尿外科,術後存在排尿功能障礙的患者基數龐大。系統搭載AI算法,動態調整飲水計劃、盆底訓練及疼痛管理策略,實現「一人一策」精準干預。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護理部主任邱逸紅介紹,他們的護理團隊研發出「AI驅動的護理健康宣教單自動生成方案」。「針對糖尿病患者,這個系統可結合血糖波動曲線生成個性化飲食運動方案。」邱逸紅說,試點數據顯示,患者宣教內容理解度提升35%,治療依從性提高28%,滿意度達93%。
不少癌症病人在出院後面對口乾、疼痛等副作用無從應對。護理團隊開發「逸仙症狀管理平台」,AI系統整合病歷、可穿戴設備及問卷數據,分析並識別高風險症狀,提出個性化護理建議。自2023年上線以來,已有數百位患者使用,反饋改善明顯。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