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帥誠 東莞報道)中國選手趙心童歷史性奪得斯諾克世錦賽冠軍後,位於東莞常平鎮的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每天都要接聽百餘個諮詢斯諾克培訓事宜的電話,幾乎相當於平時一周的諮詢量。

俗話說「魚不過塘不肥」,目前中國70%以上的職業斯諾克球員都曾在東莞「過塘」(即在東莞培訓和比賽歷練),21歲以下的職業好手,比例更高達90%。「以大灣區為代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斯諾克青訓體系,登頂國際頂級大賽是遲早的事。」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院長黃鑄鋒說。當前,廣東擁有斯諾克裝備研發製造產業鏈,又有斯諾克青訓「黃埔軍校」,再加上香港對全球人才和重磅賽事的鏈接作用,對於熱愛斯諾克運動的青少年來說,大灣區是追逐夢想的理想之地。

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由世界職業比利和斯諾克協會(WPBSA)與中國台球協會(CBSA)聯合創辦,致力於高水平桌球運動員培養工作。2022年,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落戶東莞常平,成為華南地區唯一的桌球運動高等級培訓機構,匯聚了來自海內外一批頂尖斯諾克教練員。3年來,先後有1,000多人在這裏接受專業培訓,球員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台以及中東、東南亞等地區。

青訓體系完備 一年學費約十萬

除了擁有高水平教練員,學院還配備專業教材,在課程安排、比賽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備的體系。「在這裏,既有往職業方向發展的全職學員,也有出於興趣愛好的業餘愛好者,最小的只有五六歲,最大的年過八旬。」黃鑄鋒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業餘選手多按課時計費,每堂課約三四百元(人民幣,下同),全職方向的則包吃住,一年學費不超過10萬元。

訓練和文化課 學童雙軌發展

來自湖北武漢的學員官翰林,七歲接觸斯諾克,並顯露出極高的天賦。2023年,在他的堅持下,父親官仲華帶着他前往東莞進行專業學習。在教練和父親的陪伴下,官翰林每天8點起床,上午和下午各練習4小時,晚上則利用空餘時間,按照義務教育教學大綱自學文化課。

●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青訓學員官翰林在比賽。

「這裏配備專業教練,按照學習進度進行課程和比賽規劃。有一群興趣相同的孩子朝夕相處,孩子進步快,學得也快樂。」官仲華說。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希望孩子在14歲左右能夠打進國際職業選拔賽,進入國際選手的排名體系,開啟職業生涯。他說,只要孩子有興趣和信心學下去,自己就會一直陪伴。

●官翰林獲得2024CBSA中青賽北京總決賽冠軍。 香港文匯報東莞傳真

在黃鑄鋒看來,官翰林年齡雖小,但性格上有着同齡人少有的冷靜和成熟。不少成年職業選手,對他也難有勝算。

10歲的張元愷來自河北,目標是成為職業斯諾克球員。為了打消父母的疑慮,他利用寒暑假自學完成下學期的所有課程,開學後便返回東莞全身心學習斯諾克。

「寒暑假期間,別的孩子在旅遊、玩遊戲、看電視,他可以整天在鑽研文化課程。近期,他用學校的試卷模擬考試,成績顯示還很不錯。而在練球上,為了能夠練好一個動作,他甚至可以在球台上趴着做一個動作,堅持10多分鐘紋絲不動。目前,孩子在學院數十名學員當中,斯諾克水平能夠進入前5名。」張元愷母親王競說。

王競表示,相比於「60後」「70後」,「80後」父母能夠給孩子更寬鬆的成長環境。接下來,她會一直陪孩子按照這樣的方式走下去,最大限度保持學業、練球兩不誤。這期間,各方面必定付出比一般家庭更多的努力和艱辛,但他們不會放棄。

黃鑄鋒表示,今年1月至4月,致電或登門諮詢的孩子家長或斯諾克愛好者約為4,000人次,而5月6日前後的一周時間,諮詢量超過1,000人次,平均每日諮詢量比平時多出數倍。

趙心童成新旗幟 助力斯諾克發展

曾一手培養出中國斯諾克旗幟性人物丁俊暉,同時也是中國台球協會委員、廣東台球協會副會長、東莞東英桌球俱樂部負責人的張毅圖被很多人視為中國斯諾克運動「帶頭大哥」式的角色。張毅圖坦言,如果說丁俊暉2005年首奪世界職業桌球公開賽冠軍和英錦賽冠軍,改變了國人對桌球運動的認識,激活了中國桌球球市,那麼趙心童作為亞洲球員首奪斯諾克世錦賽冠軍,將推動中國斯諾克運動再上台階,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學員的家長陪着孩子一起訓練。 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廣東省台球協會常務副會長鄧世豪表示,目前,中國每年約有千餘人在接受專業桌球訓練,朝職業球員方向發展。今年又會是一個分水嶺,相關數據會大幅增長,業餘愛好者數量亦可能呈幾何級幅度增長。中國目前還在探索桌球體教融合之路,未來,不管是英式桌球(斯諾克)、中式桌球等競技項目,還是桌球群眾基礎、產業發展,都將迎來大爆發,最終會反哺社會經濟發展。

港產桌球好手:下一個趙心童不會太遠

作為唯一一位獲得過香港本土三項桌球賽事冠軍的職業桌球運動員,並於2009年的東亞運桌球比賽中,代表香港隊獲得男子英式撞球銅牌,李俊文在退役後又在英國給多位國際頂尖斯諾克選手做過經紀人。一路發展順風順水的李俊文,在2024年3月來到東莞常平鎮,擔任起了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華南分院的總教練。「現在全世界最厲害的青少年選手都在中國,距離下一個趙心童的出現不會太久。」這句評價正是李俊文選擇回國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華南分院總教練李俊文在教授學生。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從職業選手到經紀人再到總教練,李俊文見證了斯諾克文化的一次次變遷。在他看來,趙心童的橫空出世絕不是偶然,「雖然他是中國乃至亞洲首位斯諾克世錦賽冠軍,但其實在這之前中國已經陸續湧現出丁俊暉、肖國棟、雷佩凡、張安達等一批優秀選手。」李俊文認為,這得益於近些年中國開辦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及持續舉辦中青賽的成果顯現。

香港訓練場地不足

作為港隊前隊員,李俊文深刻感受到香港桌球訓練場地的不足,「香港體育學院只有幾張訓練桌,直到去年香港都禁止18歲以下的青少年進入桌球館練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選手的訓練時間。」相比之下,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華南分院為學員提供每天8小時一人一桌的訓練場地,更推出了統一的教材和訓練體系,儼然斯諾克界的「黃埔軍校」。

內地培養體系完善

「越來越完善和專業化的培訓體系,讓我看到了中國斯諾克的光明未來,現在我已經在東莞常平定居,孩子也從香港來到這邊上學。」李俊文坦言,趙心童的奪冠,無疑為中國乃至亞洲的斯諾克群體打了一針強心劑,讓更多想學斯諾克的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意識到,英國的斯諾克精英群體並非是「不可翻越的大山」。

事實上,在近年中國舉辦的一系列斯諾克中青賽中,越來越多「好苗子」開始嶄露頭角,「我們學院年僅10歲的學員官翰林,奪得了2024CBSA中青賽北京總決賽冠軍,此前他還獲得中國斯諾克青少年系列賽延安公開賽亞軍,通過對比我們發現,他的賽場表現甚至好於10歲時的趙心童。」李俊文預言,越來越多中國選手將踏上克魯斯堡的征程。

人才多產業鏈足 將成全球斯諾克高地

斯諾克運動發源於英國,後由香港引入到內地。廣東毗鄰香港,是內地最早興起並最早市場化的地區。業界認為,在發展斯諾克運動方面,大灣區有很好的基礎,加上三地優勢互補,將成為全球重要的斯諾克運動高地。

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院長黃鑄鋒表示,憑借出色的青訓體系,東莞已經成為中國斯諾克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每年有大批球員在這裏接受專業訓練,國際性、全國性乃至鎮級、村級比賽數不勝數。與此同時,這裏還匯集了全球頂級教練員、裁判員和球員。

廣東匯聚桌球全產業鏈

廣東是製造業大省,這也體現在桌球運動上。以江門台山為代表,廣東匯聚了球桿、球台到智能運用等桌球運動全產業鏈,可以極大賦能大灣區桌球運動的發展。

「如果說東莞是培訓基地和競技舞台,江門是產業鏈匯聚地,那麼香港則是鏈接全球頂尖桌球資源的絕佳地。」中國台球協會委員、廣東台球協會副會長張毅圖說。

香港吸引頂尖高手入籍

張毅圖表示,奥沙利文(港稱奧蘇利雲)和特魯姆普(港稱卓林普)是全球頂尖斯諾克高手,他們選擇通過優才計劃入籍香港,一方面當然是香港低稅的優勢,但另外一方面,中國斯諾克球市日趨火爆,各類國際大賽眾多,能夠通過地理和身份上的優勢,便利在中國各地參賽,也是重要原因。

黃鑄鋒有同樣觀點。他進一步指出,香港是中國斯諾克運動對外交流、展示的絕佳舞台,與此同時,香港也將帶動內地斯諾克的消費。他舉例,相較而言,香港居民多鍾情於斯諾克運動,長期以來,深圳斯諾克球館將近八成的消費來自香港居民。

業界籲推動桌球進校園

如今,大灣區各地也在創新開展斯諾克運動的推廣。位於廣州的新世紀桌球城,每周定期舉行斯諾克邀請賽,吸引不少斯諾克球友。「獎金由我們桌球城承擔,挑戰賽勝出者將獲得獎金,這樣會帶動更多人參與這項運動,形成良性循環。」新世紀桌球城負責人陳小鵬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小鵬建議,未來,大灣區各地政府、社會和業界可以多方聯動,推動桌球運動發展。比如,可以參考其他項目,推動斯諾克運動進校園、進社區,政府可以提供場地支持,對於各級賽事,可以在政策、資金方面給予支持。

全球最大斯諾克中心年底東莞啟用

預計投資5.5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約80畝,總建築面積超8萬平方米……這座剛剛於上個月封頂的東莞常平斯諾克中心,預計在2025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斯諾克綜合體。

東莞常平斯諾克中心效果圖。香港文匯報東莞傳真

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院長黃鑄鋒介紹,這座斯諾克中心投入使用後,將包括國際賽事館、智能訓練館、斯諾克主題酒店以及產業孵化中心,不僅為斯諾克愛好者提供頂級的觀賽和訓練場所,也將成為東莞斯諾克產業發展的新引擎。他還透露,斯諾克中心正在申報成為國家斯諾克訓練基地,其智能訓練館中將配備1,000張球桌,確保參與訓練的學員能夠一人一桌;國際賽事館共7,000平方米,可容納4,000個座位;產業孵化中心更擁有10,000平方米空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AI助陣科體融合

此外,斯諾克中心還配備了由華為聯合研發的AI裁判系統和騰訊雲支持的VR直播技術,實現了「科技+體育」的深度融合,為斯諾克運動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截至目前,常平已成功培養出國家運動員劉宏宇、馬海龍,並培育出劉子玲、官翰林、劉璟懌等多位明星球員。去年,時任中國台球協會主席王濤和中國台球協會旅英球員委員會主任丁俊暉來到常平交流時,都對當地濃厚的斯諾克文化氛圍讚不絕口。丁俊暉更表示,年輕人不僅可以在這裏學習桌球文化和技能,也能獲得很好的發展機會。

相關閱讀:

趙心童世錦賽奪冠登頂 星牌:繼續為中國斯諾克發展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