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青訓學員官翰林在比賽。
●官翰林獲得2024CBSA中青賽北京總決賽冠軍。 香港文匯報東莞傳真
●學員的家長陪着孩子一起訓練。 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華南分院總教練李俊文在教授學生。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趙心童首奪世錦賽冠軍 桌球「黃埔軍校」電話被打爆

中國選手趙心童歷史性奪得斯諾克世錦賽冠軍後,位於東莞常平鎮的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每天都要接聽百餘個諮詢斯諾克培訓事宜的電話,幾乎相當於平時一周的諮詢量。

俗話說「魚不過塘不肥」,目前中國70%以上的職業斯諾克球員都曾在東莞「過塘」(即在東莞培訓和比賽歷練),21歲以下的職業好手,比例更高達90%。「以大灣區為代表,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斯諾克青訓體系,登頂國際頂級大賽是遲早的事。」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院長黃鑄鋒說。當前,廣東擁有斯諾克裝備研發製造產業鏈,又有斯諾克青訓「黃埔軍校」,再加上香港對全球人才和重磅賽事的鏈接作用,對於熱愛斯諾克運動的青少年來說,大灣區是追逐夢想的理想之地。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帥誠 東莞報道

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由世界職業比利和斯諾克協會(WPBSA)與中國台球協會(CBSA)聯合創辦,致力於高水平桌球運動員培養工作。2022年,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廣東分院落戶東莞常平,成為華南地區唯一的桌球運動高等級培訓機構,匯聚了來自海內外一批頂尖斯諾克教練員。3年來,先後有1,000多人在這裏接受專業培訓,球員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台以及中東、東南亞等地區。

青訓體系完備 一年學費約十萬

除了擁有高水平教練員,學院還配備專業教材,在課程安排、比賽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備的體系。「在這裏,既有往職業方向發展的全職學員,也有出於興趣愛好的業餘愛好者,最小的只有五六歲,最大的年過八旬。」黃鑄鋒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業餘選手多按課時計費,每堂課約三四百元(人民幣,下同),全職方向的則包吃住,一年學費不超過10萬元。

訓練和文化課 學童雙軌發展

來自湖北武漢的學員官翰林,七歲接觸斯諾克,並顯露出極高的天賦。2023年,在他的堅持下,父親官仲華帶着他前往東莞進行專業學習。在教練和父親的陪伴下,官翰林每天8點起床,上午和下午各練習4小時,晚上則利用空餘時間,按照義務教育教學大綱自學文化課。

「這裏配備專業教練,按照學習進度進行課程和比賽規劃。有一群興趣相同的孩子朝夕相處,孩子進步快,學得也快樂。」官仲華說。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希望孩子在14歲左右能夠打進國際職業選拔賽,進入國際選手的排名體系,開啟職業生涯。他說,只要孩子有興趣和信心學下去,自己就會一直陪伴。

在黃鑄鋒看來,官翰林年齡雖小,但性格上有着同齡人少有的冷靜和成熟。不少成年職業選手,對他也難有勝算。

10歲的張元愷來自河北,目標是成為職業斯諾克球員。為了打消父母的疑慮,他利用寒暑假自學完成下學期的所有課程,開學後便返回東莞全身心學習斯諾克。

「寒暑假期間,別的孩子在旅遊、玩遊戲、看電視,他可以整天在鑽研文化課程。近期,他用學校的試卷模擬考試,成績顯示還很不錯。而在練球上,為了能夠練好一個動作,他甚至可以在球台上趴着做一個動作,堅持10多分鐘紋絲不動。目前,孩子在學院數十名學員當中,斯諾克水平能夠進入前5名。」張元愷母親王競說。

王競表示,相比於「60後」「70後」,「80後」父母能夠給孩子更寬鬆的成長環境。接下來,她會一直陪孩子按照這樣的方式走下去,最大限度保持學業、練球兩不誤。這期間,各方面必定付出比一般家庭更多的努力和艱辛,但他們不會放棄。

黃鑄鋒表示,今年1月至4月,致電或登門諮詢的孩子家長或斯諾克愛好者約為4,000人次,而5月6日前後的一周時間,諮詢量超過1,000人次,平均每日諮詢量比平時多出數倍。

趙心童成新旗幟 助力斯諾克發展

曾一手培養出中國斯諾克旗幟性人物丁俊暉,同時也是中國台球協會委員、廣東台球協會副會長、東莞東英桌球俱樂部負責人的張毅圖被很多人視為中國斯諾克運動「帶頭大哥」式的角色。張毅圖坦言,如果說丁俊暉2005年首奪世界職業桌球公開賽冠軍和英錦賽冠軍,改變了國人對桌球運動的認識,激活了中國桌球球市,那麼趙心童作為亞洲球員首奪斯諾克世錦賽冠軍,將推動中國斯諾克運動再上台階,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廣東省台球協會常務副會長鄧世豪表示,目前,中國每年約有千餘人在接受專業桌球訓練,朝職業球員方向發展。今年又會是一個分水嶺,相關數據會大幅增長,業餘愛好者數量亦可能呈幾何級幅度增長。中國目前還在探索桌球體教融合之路,未來,不管是英式桌球(斯諾克)、中式桌球等競技項目,還是桌球群眾基礎、產業發展,都將迎來大爆發,最終會反哺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