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印象中,「母親」常常與「奉獻」甚至「犧牲」緊密相連。為了孩子辭去工作、放棄愛好,把所有精力傾注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彷彿是理所當然。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媽媽,正在悄悄改寫這一刻板印象:那些在寫字樓與親子課堂間切換身份的職業女性,那些帶着年幼子女騎行穿越城市的單車媽媽,那些在深夜書房同時查閱育兒資料與行業報告的職場媽媽……她們共同勾勒出的,不是傳統敘事中「犧牲者」的剪影,而是一幅關於身份流動的生命圖景。

如今,越來越多的「90後」媽媽正在用行動告訴世界: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後才是媽媽。成為孩子母親之前,她們是有夢想、有追求、有熱愛的個體。成為媽媽之後,她們不再把「隱身」當作愛孩子的唯一表達,而是學會用「共成長」來陪伴。這種身份的流動蘊含着驚人的生命能量:職業女性的專業素養轉化為育兒中的批判性思維,全職媽媽的觀察力孕育出獨特的職業洞察力,科研工作者的理性精神在親子互動中發酵成科學啟蒙。

有人在職場中堅守初心,繼續深耕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學習、不停提升;有人善用科技工具,重構生活節奏,在高效中找回屬於自己的時間;有人在興趣愛好中找回熱情,把健身、運動甚至創業,變成親子互動的一部分。在孩子面前,她們不再只扮演「全能保姆」的角色,而是成為一個有故事、有追求的「活人樣本」。她們用自己的選擇告訴孩子:人生有很多種可能,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五月微風掠過城市天際線,站在母親節的時間節點看着流動光影裏的母親身影:那些在咖啡館角落改寫商業計劃書的媽媽,那些在兒童遊樂場構思科研論文的媽媽,那些在家長群分享區塊鏈育兒心得的媽媽……這些新時代的媽媽們,不再執着於成為「完美母親」,而是勇敢地追尋自己的熱愛。

這個母親節,向所有正在努力做回自己的媽媽致敬,願你在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辜負那個閃閃發光的你自己。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