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飛

自上任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揮舞「關稅大棒」,甚至將目光投放到影視產業,提出對所有在美國境外製作、進入美國的電影徵收100%關稅。筆者認為,無論特朗普用意如何,關稅措施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受苦的必然是廣大美國社會。

據報,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平台批評,外國政府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美國商人和企業到當地製作電影,導致美國電影產業迅速消亡。他已下令包括美國商務部在內的聯邦機構,對所有在外國製作並在美國上映的電影,加徵電影100%關稅。

的而且確,諸如英國、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地都會提供稅收減免和現金回贈等措施,吸引影視製作,藉此提升自身國家或城市的國際形象。市場數據公司Ampere Analysis估計,全球各地於2025年投入約2,480億美元,折合約1.9萬億港元的金額,務求在製作投資中爭取更大的宣傳份額。

儘管特朗普有意提振美國影視產業,但投資市場普遍未有接納其說法,諸如Netflix等影視公司的股價於關稅消息公布後隨即下跌。歸根究柢,特朗普只考慮自身虧損,未有意識到許多產業已經高度全球化,合作關係錯綜複雜,難以一概而論。其實,自全球化以來,各國按比較優勢,對產業進行分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商人用較低成本提供產品或服務增加利潤的同時,消費者亦能以較便宜的價格購買,一舉多得。而同樣的邏輯適用於美國娛樂產業,有專家估計以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計算,至少需要至少6間專業公司參與動畫和視覺效果製作,聘用美國以外地區的團隊可以有效地降低製作成本。

再者,即便電影是由美國片商發行,部分場景依然無法在美國境內實現,例如,近年熱播的《我的世界大電影》、《死侍與狼人》、《帝國驕雄II》等等。若果關稅政策將海外製作團隊納入徵稅範圍,幾乎全數荷里活影片都會遭殃。而更嚴重的是,關稅措施有機會迎來中國、歐洲等地政府的報復。有美國影視產業分析師警告稱,海外票房佔荷里活大片總收益過半,如果特朗普政府貿然徵收所謂海外電影關稅,引起他國徵收報復性關稅,荷里活影片恐怕會遭到前後夾擊。換言之,關稅政策顯然是弊大於利。

若果細心留意,美國影視產業迅速消亡,很大程度上同自身問題有關。舉例來說,加州樓價攀升,通脹高企,再加上今年年頭的洛杉磯大火燒毀當地不少住所,令到不少電影從業員離開荷里活這片土地。另一方面,美國企業推動俗稱DEI的「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策略亦過於前衛,引起大批觀眾不滿,影響票房收益,當中包括早前放映的《小美人魚》和《白雪公主》等。

從特朗普連串關稅政策漢看,似乎在他眼中,只要並非美國生產,就無法代表美國人的生活與價值,難以達成「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政治目的。不過,亦有陰謀論認為,特朗普是藉機找理由,「修理」荷里活這個民主黨的傳統票倉。筆者認為,不管其背後政治動機如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政治掛帥的施政,最終只會影響基層市民的生活,禍患無窮。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教聯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