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俄羅斯周五(5月9日)舉行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及閱兵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29國領導人出席。今次閱兵式展示俄軍超過130件武器裝備,包括首次亮相的「無人系統部隊」。俄羅斯總統普京致辭強調,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是最為重要的節日,真相和正義站在俄羅斯這一邊,特別感謝中國人民在二戰期間所作的貢獻。
閱兵於莫斯科當地時間上午10時(香港時間下午3時)開始,儀仗隊護送俄羅斯聯邦國旗和勝利旗入場。普京致辭稱,二戰期間開闢歐洲戰線令勝利更進一步,但若沒有在蘇聯領土上進行的決定性戰役,便不可能取得勝利,「最終擊敗納粹德國、軍事化的日本,及其在世界各地的衛星國,是聯合國各國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高度讚賞盟軍將士、作出抵抗的成員,以及勇敢的中國人民,為我們共同戰鬥作出的貢獻。」

高度讚賞中國人民的貢獻
普京致辭時強調,俄羅斯牢記二戰的教訓,絕不接受對二戰事實的歪曲,包括為劊子手辯護、誹謗真正的勝利者。普京表示,俄羅斯全國人民支持參與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部隊,俄方始終反對納粹主義、仇視俄羅斯情緒和反猶太主義,感謝所有為和平未來而戰的人。
全體人員默哀一分鐘後,閱兵正式展開,逾一萬名官兵以及逾130件武器裝備先後接受檢閱,來自中國、越南、白俄羅斯在內的13國方陣亦有參與。俄羅斯軍事裝備方隊依照傳統,由衛國戰爭時期功勳武器T-34坦克打頭陣,展出的武器還有「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導彈、S-400防空導彈系統、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和「柳葉刀」巡航導彈無人機等。
無人系統部隊首亮相
俄羅斯「無人系統部隊」首次在閱兵式亮相,包括「天竺葵-2」攻擊型無人機,「海鷹-10」無人機、「海鷹-30」無人機和Zala無人機等。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報道稱,這些無人機已在俄烏衝突戰場上使用。多架主力軍機隨後飛越莫斯科上空,拉出俄羅斯國旗上的白、藍、紅三色彩煙。

閱兵結束後,普京與在場的衛國戰爭老兵交談,之後前往無名烈士墓,與多國領導人一同獻花。普京在勝利日閱兵式後,與到訪的外國領導人共進晚宴,他表示俄羅斯銘記蘇聯在二戰時期,為抵抗納粹作出的貢獻,舉杯慶祝真理和正義的勝利,以及俄羅斯國家和人民的繁榮。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在柏林簽署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蘇聯由於時差關係,當時已踏入5月9日,因此將這一日定為衛國戰爭勝利日。
閱兵式主要武器
「T-34」坦克
●二戰中產量最大坦克,是蘇聯對抗納粹德軍的「傳奇坦克」,對後世坦克設計影響深遠。蘇聯研發的一系列坦克,都繼承了T-34的設計思路。

「天竺葵-2」無人機
●翼展達2.5米,可在60米至4,000米高度飛行。無負載飛行距離達2,500公里,配備50至90公斤戰鬥部,通過衛星導航精準攻擊。是次展品採用卡瑪茲-6350型軍用貨車作為發射載具,已在俄烏衝突中廣泛使用。

S-400防空導彈系統
●俄第三代遙距地空導彈系統,可打擊距離400公里空中目標,包括防禦戰鬥機、無人機、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等。系統針對第五代戰鬥機和複雜環境作優化,可同時跟蹤多個目標。

「錦葵」自走炮
●152毫米自走榴彈炮,能夠發射包括標準高爆榴彈和導引炮彈在內的各種彈藥,有效射程24.5公里。其設計多用於執行火力支援任務。

「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系統
●今次受檢裝備中噸位最大、戰略威懾力最強武器,射程超過一萬公里,可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是俄羅斯核盾的基礎。

「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系統
●機動近程彈道飛彈系統,可攜帶包括高爆、集束、核彈頭等各種類型的戰鬥部,射程達500公里,可打擊敵方領土縱深地帶的戰略目標。


分析:打破西方「俄羅斯孤立論」
多國領導人今次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軍事專家和國際政治專家分析,此舉打破西方宣稱的「俄羅斯孤立論」,可以透過國際社會背書的形式,增強俄方在俄烏衝突中的談判地位。《華盛頓郵報》等美媒認為,俄羅斯現時在俄烏衝突中處有利位置。正值美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歧日增,俄總統普京可透過今次閱兵,塑造自身為自信的全球人物。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分析,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後,美俄關係緩和,美國與盟友歐盟和烏克蘭之間分歧加劇,相信這一局面為俄外交提供了突破西方孤立與制裁契機,可以視作其外交破局的重要節點。普京今次旨在透過勝利日閱兵契機,強化俄社會的凝聚力與民眾信心。
「向西方傳遞維護核心利益決心」
中國國防政策研究會研究員、軍事專家王雲飛認為,今次閱兵的規模約為萬人,沒有盲目追求數量擴張,軍備方面以俄軍工體系優先保障的現有武器生產為主,相信今次閱兵旨在展現俄軍事實力,營造對俄更有利的國際環境,向西方傳遞明確訊號:俄羅斯在戰略博弈中有意志定力,有維護核心利益的決心。
普京決定在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期間,在特別軍事行動區域停火持續72小時。張弘表示,今次臨時停火有多重目的,一來可以暫停衝突、緩解持續作戰的壓力,為後續行動預留輿論緩衝。二來可以確保慶典期間俄軍維持軍事靜默,避免西方國家以衝突升級為藉口,干擾俄方外交布局。三來可以透過停火,證明俄方追求和平的意願,施壓美國要求烏克蘭方面重啟談判。
張弘強調,中俄關係對於兩國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2015年的二戰勝利70周年,到2025年的二戰勝利80周年紀念,雙方始終以維護二戰歷史成果為紐帶,保持戰略協作定力。過去10年間,中俄在經貿合作、戰略協作及政治互信等領域形成全方位互動格局,戰略互信水平持續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