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le」正式開幕當日有不少同行前來觀摩。受訪者供圖
●李子豪的場館內設有指導員傳授桌球技巧。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詩敏)高峰時期香港曾有超過200間桌球室,不過目前只餘下50多間,李子豪表示本地桌球市場其實沒有萎縮,只是被高昂的租金勸退,很多人轉為在工廈經營自助桌球室以減低成本,不過隨着本地桌壇近期迎來多個利好消息,包括兩大桌球巨星卓林普及奧蘇利雲成為香港居民、政府宣布桌球體院精英A級資格將維持到2027年以及進入桌球室規限放寬等,李子豪看好「桌球經濟」未來可以重返高峰,不過經營模式卻需要改變,他希望以高規格及好服務作為突破點,打造一間香港前所未有的桌球室,試營兩個月已見不俗成效:「試行營運兩個月效果是符合預期,桌球室逐漸累積到一些名聲,不少人跨區慕名而來,其實桌球愛好者一星期可以打三四天,我們現在到星期五、六等比較旺的時間都要等五六張台。」

從小在桌球室打球練習,李子豪不諱言因為政府對青少年進入桌球館的限制,削減不少練習時間。即使現在放寬進入桌球室的年齡規限,不過要通過審批仍非易事,身兼運動員和經營者的李子豪認為部分規例限制已不合時宜,令他們難以發揮及推廣桌球,希望政策上能進一步配合,「希望改變規例,我們是一項精英運動,但桌球和保齡球要被康文署、警署去監管,這應該已經是不合時宜的一個法例。」他直言:「無端端去查牌,無端端有一班人去審視,令桌球形象變差。希望我們的行業慢慢改變,我們是一個運動而不是一個遊樂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