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啟程前往廣東省進行專題調研。(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9日啟程前往廣東省進行專題調研。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訪問時表示,此行將重點考察粵東地區的科技創新、文化保育、綠色能源及產業轉型等領域,冀能透過借鑑有關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更好推動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積極開拓協作機遇,併船出海,並將粵東地區的最新發展前景傳遞給香港市民。

此次調研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年度調研工作的一部分。過去兩年,專題調研組曾赴粵西地區,以及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今年則聚焦潮州、汕頭、揭陽等粵東地區,此次行程包括到訪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以及健康科技、玩具、綠色能源等產業;考察當地的中國革命事業相關歷史舊址、歷史文化博覽中心、文物館等。

專題調研組組長馬逢國。(記者黃艾力 攝)

專題調研組組長馬逢國表示,內地很多產業的發展模式靈活高效,無論是傳統產業持續通過創新和技術升級不斷煥發新動能,或者歷史舊址、街區及文物的保育與文旅經濟的結合模式等,這些發展經驗均對香港具有啟發性。專題調研組此行將了解當地創新實踐情況,探索兩地優勢互補的空間。例如,將香港的科研和產品設計能力對接內地的產業鏈等,更好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而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育傳承經驗,亦可為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提供借鑑。

馬逢國並指,專題調研組於行程最後一天在廣州出席交流會,聽取省政府負責人作與此次調研相關工作情況的匯報,並向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廣東省政府回饋專題調研的意見建議,相信這些交流和考察行程將有助代表們更深入了解粵東地區的具體發展情況,大家定會用心留意,將相關資訊傳遞給香港市民。

專題調研組副組長陳勇表示,粵東地區有不少產業都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如風力發電等,而在美國對國家挑起貿易戰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應該積極與內地相向協同發展,團結一致,併船出海,攜手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等新市場,期望此行能探索兩地有關合作機遇。

此外,當地發展紅色旅遊、非遺文化保育傳承等經驗也值得香港借鑑,讓愛國主義在香港發揚光大。

「香港與粵東地區無論陸路、海路的交通、物流都很便利,兩地的人才、資金、技術拉得越近,發展空間越寬闊。」他說。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記者黃艾力 攝)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表示,廣東省正推動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與粵東和粵西地區攜手「兩翼齊飛」,而粵東地區在經濟體量、產業層級上仍有提升空間,自己期望此行能探討香港與當地優勢互補,共同開拓新市場等空間。

林至頴並指,潮汕除了是歷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旅資源,也在陶瓷、玩具製造、新能源等領域有不錯的發展,這些經驗也對香港有參考價值。

專題調研組9日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乘坐高鐵抵達汕頭,接下來3天將於汕頭、潮州、揭陽考察,隨後於12日晚前往廣州,於13日出席交流會,同日返港。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