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佛山賽區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敖敏輝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記者9日從在佛山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聾人足球項目,將於5月15日至25日在佛山世紀蓮體育中心、南海體育中心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2支聾人足球隊伍同場競技。

記者獲悉,佛山將在賽事籌備中構建全鏈條無障礙服務體系,目前世紀蓮體育中心、南海體育中心兩大場館均已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2.0工程」。同時,佛山賽區建立跨部門協同保障機制,以運動員需求為核心保障賽事服務,針對聾人運動員特點制定專屬應急溝通方案,確保工作響應「零障礙」。

據介紹,聾人足球的規則框架如場地尺寸、進球得分、越位規則等與普通足球大體相同。為了讓聽障運動員在綠茵場上暢享公平競技,裁判執法、球員溝通和賽事組織均圍繞聽障需求進行優化。一是「靜音」模式。所有運動員需在賽前接受聽力檢測分級,確保符合聽障運動員標準(要求聽力損失≥55分貝)。在競賽中,所有球員佩戴的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的必須取下,確保同等聽力條件參賽。二是裁判使用旗語、手勢或閃光燈代替哨聲(如舉旗表示犯規、暫停比賽)。邊裁同樣通過旗幟動作傳遞判罰信息。三是配備溝通無障礙的相關設施設備。賽事配備手語翻譯協助溝通。場地配備閃光燈提示系統(如中場開球、比賽結束信號)等。整個賽事在溝通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力,為聾人運動員公平、公正、便捷參賽提供充分保障。

記者了解到,作為賽事承辦地,佛山每年在全市範圍內選拔運動苗子,加以科學訓練、培養,選送至省隊、國家隊,為殘疾運動員提供更好的體育發展道路。多年來,佛山培育了林福榮、林萍、潘嘉敏等多屆殘疾人奧運會金牌得主,曹遠航、梁燕芬、賴善章、梁偉聰、李麗青、孫變變等一大批世界冠軍得主。

佛山市副市長、佛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黃少文介紹,佛山將把「場內」高水平競技比賽與「場外」美食、文化、旅遊等資源「串珠成鏈」,在辦好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賽事項目的同時,推動「四山兩江」文旅精品區、傳統民俗活動和佛山「西甲」、疊滘龍船漂移等特色賽事「出圈」「出彩」,讓賽事激活城市文旅體產業發展、充分展現佛山城市形象,打造體育賽事與城市發展良性互動的典範。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