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傾芫報道)今日(9日),香港報業公會舉辦《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典禮,大公文匯集團多項開花。《大公報》摘得「最佳經濟新聞報道獎」優異獎,「最佳科學新聞報道獎」冠軍、亞軍,「最佳新聞短視頻」亞軍,「最佳經濟新聞寫作」優異獎,「最佳圖片(特寫組)」冠軍,「最佳新聞版面設計(單版組)」亞軍,「最佳新聞版面設計(系列組)季軍」。《文匯報》摘得「最佳經濟新聞報道獎」冠軍、季軍,「最佳科學新聞報道獎」優異獎,「最佳文化藝術新聞報道獎」優異獎,「最佳經濟新聞寫作」優異獎。《香港仔》榮獲「最佳文化藝術新聞報道獎」季軍。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表示,每一位堅守崗位、履職盡責的新聞工作者的專業報道,都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香港的新聞工作意義重大,能讓市民了解香港家園的共同事務,培養對社會的承擔意識,亦能幫助政府知悉社會意見,以便制定的各項政策更加精準、貼合民生實際。李家超鼓勵業界不偏不倚地報道社會問題,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公信力。

李家超強調,《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確保新聞自由不受侵害,國安法以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均依法保護香港特區居民享有新聞自由。他提到,要通過充滿熱度、溫度、態度的新聞,講好香港故事。熱度指新聞工作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捕捉社會發展的動態和趨勢,找到具有吸引力和關注度的題材;溫度指要從市民的視角出發,關注市民的實際需求和感受,報道事實真相,讓市民產生共鳴;態度指堅持真實是新聞生命的原則,秉持公允的立場,堅決抵制虛假信息,為市民和政府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樑,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