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2年沙特電影節會場。 資料圖片
●汪長禹。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港影壇老行尊暢談大計:夥沙特大馬推「鄭和」文化產品

「一帶一路」框架下,有香港影業領軍人物、香港沙龍電影集團董事長汪長禹串聯沙特、馬來西亞打造跨文化影視工程,從合作拍電影到博物館建設,將六百年前的和平航海史轉譯為當代文明對話的媒介,書寫「鄭和下西洋」新版。汪長禹接受香港文匯報獨家訪問時表示,無論是電影、電視、動畫甚至是博物館等泛文化產業,本質都是為人服務,優秀影視作品需要有靈魂,以普世價值跨越文化界限,融合中華與伊斯蘭文化,成為「一帶一路」市場的理想題材。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汪長禹以數十年跨國經驗,闡述香港如何通過影視產業的國際合作,推動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年過八旬的汪長禹精神矍鑠、思維敏捷,一說起電影就滔滔不絕,一個半小時的訪問,他由數十年前的電影往事,談到行業未來趨勢,有講之不盡的光影故事。

他與中東結緣於55年前,當時他以私人身份和當地商人結識,隨着沙龍電影陸續與國際上不同電影公司和電視台合作,和中東相關行業代表的接觸也未間斷。他舉例,上世紀末香港在電視直播方面已有相當技術水平,沙龍電影曾參與多項全球文化交流項目,包括1997年香港回歸時的全球直播,與各國對接方都有聯繫。

兼顧普世價值 尊重當地習俗

隨着「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近年香港與中東在影視產業的合作逐漸緊密。2022年香港沙龍電影與沙特電影公司Manga Productions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廣Manga旗下動畫電影《象年戰記》在亞洲的發行。汪長禹希望,未來雙方合作不僅限於傳統電影的發行和製作,還包括多元化數碼內容的創作,如手機應用程式與遊戲開發,以適應新興市場需求。

「海灣六國國情各不相同,有些開明,有些保守,沙特屬於較保守的,之前長期不允許拍攝電影,也沒有戲院,這幾年才開始開放。所以對於電影選材方面,我們要特別留意尊重當地習俗,選擇大家都能接受的題材。」汪長禹指出,投資中東電影,選材需兼顧普世價值與在地認同,舉例歷史上的和平交流的典範「鄭和下西洋」,正是能跨越伊斯蘭與中華文化界線的敘事。沙龍電影目前正與馬來西亞和沙特三方合作有關鄭和的文化交流項目,包括拍攝一部關於鄭和的電影,並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建立鄭和博物館。

沙特影視業剛起步 港發揮空間大

就沙特影視行業生態,汪長禹指出,該國近年來逐步放寬行業限制,允許興建電影院,鼓勵女性參與影視創作,並建設NEOM Bajdah Studios影視基地,行業發展迅速,未來投資潛力同樣巨大,尤其是沙特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大型企業,如沙特阿美(沙特的國家石油公司)正積極尋求國際合作。他也坦言,沙特的影視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亟待先進的技術與創意理念,這正是香港與內地可以發揮優勢的領域。

汪長禹認為,投資「一帶一路」影視不僅是經濟行為,更是一種文化交流的載體,「好的電影是有靈魂的,它承載的不僅是這個故事本身。」他以電影《柏靈頓熊》為例,講述一隻秘魯小熊在倫敦尋找新家、克服偏見並融入布朗家庭的溫馨故事。「電影用這隻啡色小熊隱喻性地探討種族與文化包容,傳遞『每個人都能融入』的訊息,這就是優秀電影如何通過文化內涵提升社會價值,我們也應該創作這類具有文化底蘊的電影。」

他強調,香港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擁有獨特的地理與文化優勢,通過與中東及東南亞國家的影視合作,不僅能推動自身的產業升級,還能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文化交流的使者。

汪長禹呼籲特區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制定長遠的影視發展計劃,並借助中國內地的技術與市場優勢,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香港的基因是活躍而多元的,只要我們抓住機遇,將科技與文化結合,香港影業未來必將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