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國家電網8日在濟南、蘭州同時宣布,隴東—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標誌着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運。這條特高壓輸送的電能超一半是風能、光伏、儲能等純綠色電能。
隴東—山東工程,是我國又一條「西電東送」能源大動脈,起於甘肅慶陽,止於山東泰安,採用±800千伏額定電壓、800萬千瓦額定容量的「雙八百」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輸電距離915公里,投資202億元。工程每年可向山東輸送電能360億千瓦時,保障山東用電需求。
國家電網董事長張智剛表示,作為電力傳輸的「超級動脈」,特高壓能實現電能的高效率、遠距離、大容量傳輸,這對優化我國能源資源配置,緩解東部能源短缺與西部資源富集的矛盾具有重要意義。工程投產將有力支撐「沙戈荒」大基地建設和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有力服務山東甘肅兩省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中國華能董事長溫樞剛說,工程是東西部協作、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體現,充分彰顯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作為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配套電源裝機145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1050萬千瓦。在主要電源點中國華能隴東能源基地,還建有全球規模最大、能耗最低的燃煤電廠碳捕集工程,被喻為「碳捕快」,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達150萬噸,相當於處理了60萬輛汽車一年的碳排放量。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投運「22交17直」共39項特高壓工程,線路總里程可繞地球赤道一圈以上,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特高壓輸電網絡,為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