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梵蒂岡明日(5月7日)將召開秘密會議選舉新任教宗。《紐約時報》報道,教宗選舉結果向來難以預估,尤其今次投票人數眾多,選情更為激烈,候選人的年齡、國籍、聲望和立場,都將左右選舉結果。教宗方濟各去世後,羅馬天主教教會處於分裂邊緣,外界關注新任教宗將選擇維護傳統教義,還是推動教廷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方濟各2013年當選教宗時,秘密會議合共有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115名樞機投票。預計今次秘密會議上,合資格投票樞機來自約70個國家和地區,人數達133人。候選人需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票數、即至少89票才能當選。分析指多數樞機由方濟各任內擢升,來自非傳統教區,新教宗將決定教會延續方濟各的道路,還是轉趨保守。
意大利聖艾智德團體與梵蒂岡教廷關係密切,團體創辦人里卡蒂分析,今屆參會樞機人數眾多,彼此並不相熟,意味現時在梵蒂岡任職、資歷較深、或擁有較良好聲望的樞機選情更有利。如果樞機們傾向選擇一名「大人物」,選舉可能很快有結果。若樞機們就教廷未來發展態度不一,投票結果或會難產。
17意國樞機或為本國候選人歸票
梵蒂岡觀察家認為,意大利樞機佔總選票約12%,是規模最顯著的候選勢力。意大利人歷史上曾擔任教宗長達455年,但1978年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教宗至今,47年來的3任教宗都不是意大利人。消息稱意大利樞機之間常有立場衝突,不過方濟各任內削減意國樞機人數,可能促使參會的17名意國樞機團結一致,為一名本國候選人歸票。
歐非保守派樞機料結盟
也有梵蒂岡匿名官員稱,亞洲部分樞機內部溝通密切,他們不排除與一些進步派美國樞機,以及不歡迎意大利教宗的拉丁美洲樞機結盟。歐洲的保守派樞機人數眾多,分析估計他們或嘗試接觸立場保守的一些非洲樞機,他們在對待性少數群體和墮胎等事務上,與歐洲保守派取態相近。
梵蒂岡聖座福音傳播部前資深官員貝拉門迪在《衛報》撰文稱,各地樞機日前在梵蒂岡舉行預備會議,描述他們所在教區情況,簡述領導教會主張。貝拉門迪引述消息稱,梵蒂岡的潛在標準是候選人最好年過70歲,「有樞機認為,『我們希望選出新領導人,而非一名永恆的教宗。』」
貝拉門迪認為,新教宗需透過對話,在教會與當代世界之間搭建橋樑,「除去競選策略和國籍考量,樞機們最終的使命,是選出適合領導新時代教會的人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