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肯定「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的同時,清醒意識到「外部衝擊影響加大」,要求「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在此背景下,「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實施具有迫切性,市場預期降準降息窗口大概率在5、6月陸續開啟,財政政策也有加碼空間。
財政政策方面,華福證券首席宏觀及非銀分析師秦泰預計,在一季度政府債務較快發行基礎上,本季發行和使用節奏料續提速。今年中央預算安排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於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兩新)。秦泰預計,近期中央或將今年支持「兩新」的補貼規模從3,000億元提升至5,000億元,通訊器材、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類商品的補貼範圍和比例預計會擴大,超長期特別國債對應的項目投資亦有望加速。
貨幣政策方面,「中央要求用好用足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秦泰預計,為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穩中有降,本季政策利率有望調降20個基點。降準是目前可兼顧「穩匯率」和流動性投放的最優數量型工具,「維持今年全年降準100至150個基點的判斷,各季度均可基於市場實際信用需求靈活操作」。此外,人民銀行近期或加速推出針對消費、外貿、供給側科研活動的創新支持工具。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及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預計,未來一年內人民銀行或降準100至200個基點,降息30至50個基點,同時有望推出1至3萬億元的額外財政支持政策,藉此紓緩經濟下行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