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5湖南內外貿一體化融合發展博覽會在株洲舉行。圖為境外採購商在諮詢產品。中新社

中美關稅博弈升級背景下,4月末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受訪分析師指出,為有效應對外部衝擊和挑戰,中央提出「穩定外貿、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的應對思路,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的政策料陸續有來。

中央或從四方面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分析,一是組織外貿優品內銷活動,發揮經濟大省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展示展銷、對接洽談,助力外貿企業拓寬國內渠道。二是推動內外標準認證銜接,組織國內國際標準比對,提升國內外標準的一致性,打通出口產品內銷堵點,降低企業市場轉換的制度成本。

三是加強內外貿一體化政策支持,在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前提下,統籌用好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市場,落實好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政策,支持企業採取投保方式,分散貿易風險。四是針對外貿企業對國內市場不熟悉等情況,培育、強化內外貿一體化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拓內銷提供政策諮詢、標準認證、市場開拓、金融保險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倡財政部設穩外貿基金

華福證券首席宏觀及非銀分析師秦泰觀察到,針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加強融資支持。中央還特別提及「加快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要求。在外部環境可能對一些出口企業經營造成明顯困難的背景下,國家從多角度出發切實穩定企業信心、資金流、就業和供給,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

劉濤建議,財政部、進出口銀行等可合作設立「穩外貿發展基金」,專項支持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福建等出口大省的優質外貿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為其提供中長期流動性支持,確保外貿及相關製造企業生產經營。同時,可考慮成立子基金,加大對東盟、歐盟、拉美、非洲等地區在能源、基建、製造業等領域的投資,促進更多雙邊和多邊經貿合作。從超長期特別國債募集資金中劃撥專項資金,支持外貿企業減稅降費和退稅政策,重點支持機電產品、電子產品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光伏、紡織服裝、家居傢具用品等製造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減輕其稅負與經營成本。 (本系列報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