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五月向來是令投資者精神緊繃的月份,華爾街向來流傳「Sell in May and go away(於五月賣出股份,然後離開市場)」說法,令不少投資者更篤信「五窮六絕」魔咒。事實上,中美關稅戰火重燃,港股4月慘遭「血洗」,單日曾暴跌逾3,000點,創下港股史上最大點數跌幅,拖累港股全月累計下跌1,000點或4.3%,終止此前連升4個月強勢。更令人憂心的是,5月及6月向來是港股傳統淡季,如今更被多重利空包圍。風暴將至,投資者的不安正在蔓延,踏入五月,港股「五窮」魔咒會否再度應驗?有專家認為,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內地政策走向以至最新的經濟表現能否為市場注入新動能。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早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由於自上月開始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溫,而且現時局勢未有明顯緩和跡象,令內地與香港經濟前景不明朗,再加上內地現階段未有更多超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出台,因此他坦言難以準確預測本月港股走勢是升還是跌。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他建議投資者現階段要做好風險管理,不要盲目大舉入市。

市場擔憂屬情理之中

港股現時存在多項利淡因素,包括中美雙方到底有否展開貿易談判陷入「羅生門」、A股可能因中美貿易戰持續而表現疲軟、中美貿易戰令美國通脹難以持續回落而令美聯儲延後減息步伐,及中東與俄烏衝突可能進一步加劇等,因此市場的擔憂屬情理之中。

不過,另一方面,現時亦有一些利好港股的正面因素,包括憧憬中央政府將會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措施與人行宣布減息降準、部分內地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道表現有好轉的跡象、憧憬內地「五一黃金周」期間的旅遊消費表現復甦為內地經濟注入動能,以及在內地人工智能企業DeepSeek所引發的投資熱潮推動下,外資有持續回流港股的跡象。對於上述消息,有市場意見指出,由於中美貿易戰升溫,因此港股「五窮六絕」的魔咒可能會重現,建議投資者要做好風險管理,不要因為港股於上月出現回調而大舉入市。

恒指5月下跌概率較高

雖然恒指去年5月錄得1.8%升幅,不過翻查過去10年恒指走勢,港股於「五窮月」只有4次上升,有6次下跌。從數學概率觀點來看,港股於5月下跌的可能性較大。加上近月中美貿易戰持續,且有升級之勢,尤其是美國似乎得勢不饒人。美國總統特朗普繼早前公布,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貨品,最高可能徵收高達245%關稅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又暗示不排除會讓所有中概股從美國退市,事件恐怕會繼續困擾港股及A股表現。

大行唱淡大市年底表現

隨着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為股市和經濟前景添阻力,投行由年初對中資股轉態樂觀,再度變得審慎。摩根士丹利今年2月調升恒指目標後,於上月立場出現180度轉向,調低今年底恒指目標價,由24,000點降至20,800點,較4月30日恒指收市價低逾6%。摩根士丹利同時調低樂觀和悲觀情景中的恒指目標價,揚言若全球出現衰退、中美角力擴大至非貿易領域等,恒指最熊可能低見14,400點。

該行解釋,該行年初報告已指新一屆美國政府貿易政策為未來關鍵,由於美國政策力度超出之前假設,因此該行經濟分析團隊已調低增長預測,連帶對股市前景的看法也需要變得保守。

恒生推ETF 月月派息吸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港股在今年首季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之一,這要歸功於內地科網股帶動的人工智能(AI)驅動浪潮。然而,與全球其他市場一樣,港股市場無可避免在近期出現波動,這同樣是與關稅政策有關。

低門檻捕捉資本增值

恒生投資於上月宣布推出「恒生高股息30指數ETF」(3466),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於高股息回報香港證券組合的便捷渠道。恒生投資董事兼行政總裁李佩珊早前表示,「恒生高股息30指數ETF」的推出,進一步擴闊恒生投資多元化的ETF產品選擇。這是香港首隻每月派息的股票指數型ETF,對於追求穩定收益的個人投資者,特別是退休人士或尋求可靠被動收入人士,是一個具吸引力的選擇,同時也能強化投資組合的防守性。

據恒生投資介紹,此全新ETF通過每月派息,以簡單高效的方式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被動收入,在當前複雜市場環境下,捕捉資本增值的潛力。「恒生高股息30指數ETF」發行價為每單位15港元,每手交易數量為400個基金單位,入場費為6,000元(未計手續費)。上市類別基金單位的管理費每年最高為0.55%,預計全年經常性開支比率為0.85%。

低風險可選中資股 息率可達8.5%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今年第一季已經過去,絕大部分公司都已經公布去年全年業績與派息。由於近日港股表現波動,加上內地與香港經濟持續增長,因此部分較保守的投資者希望購買高息股作長期收息之用,為自己的資產增值。下文將為大家介紹不同類型高息股。

電信三雄四大內銀夠穩陣

首先是內地3大電信商,包括中移動(0941)、中電信(0728)與中聯通(0762)。按4月30日收市價計算,它們的股息率分別是6.28%、5.25%與4.91%。此外,中移動管理層早前曾表示,未來會增加派息比率,因此單從上述消息來看,相信中移動是「食息一族」的愛股。

內地3大電信商中移動(0941)、中電信(0728)與中聯通(0762)股息率分別是6.28%、5.25%與4.91%。其中,中移動更表示未來會增加派息比率。 資料圖片

接着是4大內銀股,包括建行(0939)、農行(1288)、工行(1398)與中行(3988)。按4月30日的收市價計算,它們的股息率分別是6.82%、5.46%、6.19%與6.02%。從股息率來看,建行略勝一籌,甚至比中移動更高,而且建行過去一年的股價表現良好,加上中央政府持續推出措施支持內地經濟增長,因此有市場意見認為出現「賺息蝕價」的風險有限,因此建行受部分「食息一族」投資者歡迎。

留意能源股波動較大

「三桶油」方面,按4月30日的收市價計算,中石化(0386)、中石油(0857)與中海油(0883)的股息率分別是7.75%、8.5%與8.35%。至於公用股方面,按4月30日的收市價計算,中電(0002)的股息率是4.75%;香港中華煤氣(0003)的股息率是5.01%;港燈(2638)的股息率是5.93%;香港電訊(6823)的股息率是7.14%。

從股息率來看,「三桶油」明顯領先,冠絕上述股份。不過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石油股和包括國際油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相關,而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相當波動,假如近日中東衝突與俄烏衝突有望緩和,國際油價將可能會進一步下跌,因此投資者購買相關股份作長期收息之用,出現「賺息蝕價」的風險亦相對較高。

高息未必高質 揀股需防「賺息蝕價」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高息股一向備受較保守投資者追捧,惟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雖然不少人都會視收取股息為一種被動收入,但投資者不要以為買入收息股後就必定定期有息收,而且一定無風險。因為高息股不一定是「高質」股,一隻股份可以是因為基本因素欠佳,股價低殘,才令股息率顯得相當高,出現「賺息蝕價」的可能性亦相對較大。故此,投資者切忌盲目追求高息,作投資決定前,最好先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另一方面,「食息一族」需要留意不同上市公司的「除淨日」同「股息派發日」。如果投資者在「除淨日」前一日仍然持有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在「股息派發日」收到股息;如果在「除淨日」或之後才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就不能收到該期股息。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