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昨日發出約266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比去年多22萬份。 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作為經濟晴雨表的特區政府稅收報捷!政府稅務局昨日宣布,已發出266萬份俗稱「綠色炸彈」的2024/25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其中約79萬份為電子報稅表。受惠於各類輸入人才計劃,納稅人口連續第二年增加,今次發出的報稅表數量比去年多22萬份,並帶動2024/25年度各類收入,薪俸稅、印花稅、利得稅全線齊升,整體稅收按年度增一成達3,745億元。稅務局局長陳施維解釋,輸入人才計劃為香港帶來更多納稅人,他們的整體入息水平提高,並跌入稅網。展望2025/26年度預計稅收4,014億元,按年度增加7%,其中入息及利得稅3,012億元、印花稅676億元、其他稅收327億元。

●稅務局局長陳施維(中)、副局長梁建華(左)、陳順薇(右)昨日向傳媒介紹2024至2025財政年度稅收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薪俸稅收增11% 印花稅增30%

陳施維昨日在記者會上匯總2024/25年度整體稅收為約3,745億元,較對上一年度增加約325億元,增幅近一成。當中利得稅收入為1,777億元,按年增加72億元,增幅為4%;薪俸稅收入為889億元,按年度增加90億元,增幅為11%。印花稅增幅更明顯,該年度印花稅收為639億元,按年大增148億元,增幅達30%。

陳施維解釋,透過各類輸入人才計劃來港定居的人士,使香港的納稅人人數擴大,同時因為他們的入息水平提升,令薪俸稅稅收進一步增加。同時,2024/25年度應評稅利潤申報也增加,相信是因為有更多新公司成立,導致利得稅收入也上升。加上股票市場從今年2月底開始回復暢旺,物業市場的成交量亦增加,估算2025/26年度印花稅將進一步升至676億元。整體稅收也增至4,014億元。

美國濫施關稅,令全球經濟籠罩不明朗陰霾,被問到關稅戰會否對本港稅收產生影響時,陳施維強調會密切留意外圍因素,了解對香港經濟、企業及納稅人的影響,必要時會作出相應的評估。

另外,稅務局昨日發出266萬份2024/25課稅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同時亦發出約23萬份2024/25課稅年度利得稅報稅表、12萬份物業稅報稅表及33萬份僱主報稅表,3項的發出數量均創新冠疫情後新高。另外,立法會已於上月30日通過《2025年稅務(修訂)(稅務寬免)條例草案》,落實預算案建議,寬減2024/25課稅年度100%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及利得稅,每宗個案以1,500元為上限。納稅人只需如常填報2024/25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將會在最終應繳稅款中反映。

增設輔助生育服務開支扣稅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陳施維介紹由2024/25課稅年度起實施的新稅務措施,包括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即首500萬元入息繼續以15%稅率計算,超過500萬元入息將以16%稅率計算;與在2023年10月25日或之後出生的新生子女同住的納稅人,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扣除的最高限額由10萬元增至12萬元;增設輔助生育服務開支扣除,最高限額10萬元;以及優化利得稅扣減開支措施,為還原租賃處所至原來狀況的費用提供稅項扣除,和取消工業/商業建築物或構築物每年免稅額的申索時限。

利得稅方面,2024/25課稅年度增設了還原租賃處所費用稅項扣除及取消工業/商業建築物或構築物免稅額申索時限。

發展看長遠 留才是關鍵

香港人口持續老齡化,勞動力不足情況逐漸浮現,加上香港要「拚經濟」,因此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透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搶人才」,今年發出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按年增加亦顯示政策奏效。不過,如何留得住人才,讓他們繼續貢獻香港亦至關重要。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周綺萍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成功「搶人才」後最重要是為他們提供發展機會,讓他們落地生根,她認為特區政府與商界必須想辦法維持香港經濟動力,尤其是如何在貿易戰陰霾下用好香港優勢,例如零售業善用「零關稅」等,創造機遇。

受惠於輸入人才計劃,本港納稅人口連續兩年增加。圖為座落於啟德發展區的稅務中心大樓。 資料圖片

周綺萍指出,輸入人才選擇離鄉別井來港發展,正因香港是國際城市,與世界接軌,「他們即使留港一兩年已是一種增值,之後大可選擇返回原居地,甚至以香港為跳板到外國發展,因此必須好好把握他們留港的時間,予他們一展所長的機會。」她表示,從事創科、醫療以至工程系的輸入人才在港機遇處處,部分亦有意創業,建議特區政府向他們提供更多優惠的營商條件,增加他們留港發展的意慾和歸屬感。

須密切注意關稅戰影響

立法會會計界議員黃俊碩指出,稅務局發出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數目一度呈滑落趨勢,過去兩年度才回升,充分肯定特區政府近年「搶企業、搶人才」工作,以及應對不同行業勞工短缺的政策初見成效,期望未來稅收能夠隨經濟好轉而繼續穩步回升。

但他同時強調,美國政府無視國際社會奉行的商業運作原則,單方面向全球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下,現時國際經濟格局正面臨十字路口,同時亦可能影響特區政府的稅務收入,希望特區政府密切注視情況,以及時協助受影響的企業。

「稅務易」7月推流動程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為提升電子報稅功能以便利納稅人和提高報稅的效率、可靠性和準確性,稅務局將於今年7月在「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內的「稅務易」服務系統下推出3個新的稅務網站,分別為個人稅務網站、商業稅務網站及稅務代表網站。稅務局局長陳施維鼓勵市民及企業多透過「稅務易」提交報稅表,不但方便、安全和環保,更可確保報稅表準時送達稅務局。

提供生物識別驗證登入

現有「稅務易」提供的個人稅務服務,將於7月起遷移至一個全新設計且功能提升的個人稅務網站,並會推出流動裝置應用程式,容許納稅人以生物識別驗證登入使用服務。商業稅務網站及稅務代表網站則分別讓公司及服務代理人以電子方式處理與稅務和商業相關事宜。

陳施維提醒納稅人以電子方式提交利得稅報稅表時,可連同符合指定電子格式的佐證文件一併提交,納稅人亦可在稅務局網頁查閱以電子方式填寫利得稅報稅表詳情。至於選擇以郵遞交付報稅表的納稅人,須支付足額郵資,以確保郵遞準時無誤,「稅務局不會接收郵資不足的郵件。」

納稅人可瀏覽稅務局「網上稅務講座」查閱有關填寫報稅表事宜。由即日起至下月2日,稅務局會額外調配職員接聽查詢熱線187 8022,並延長熱線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由上午8時15分至下午7時,星期六由上午9時至下午1時。

鼓勵網上報稅安全環保

稅務局2024/25年度整體稅收臨時數字是3,745億元,升幅約10%,其中薪俸稅有889億元,增加11%,利得稅和印花稅分別增加4%和30%。今年財政預算案提出寬減2024/25年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利得稅100%稅款,上限為1,500元,納稅人無須作出申報,有關寬減將會在評稅自動反映。居所貸款利息和住宅租金扣除限額方面,如果納稅人符合特定條件,與新增子女在香港同住至少6個月等,其扣除上限將由10萬元新增至12萬元。輔助生育開支扣除方面,納稅人及其配偶每年最多可扣除開支總額為10萬元。

陳施維提醒納稅人填妥報稅表後簽名,並支付足夠郵費。稅務局會延長電話查詢熱線時間。他鼓勵納稅人使用網上報稅,指既安全又環保,系統會為納稅人預先填妥部分資料如入息款額等,並會估計納稅人應繳的薪俸稅稅款,提交報稅表後,納稅人可隨時檢視報稅表及估計薪俸稅報稅表。納稅人可透過「稅務易」服務更新個人資料等。

一般納稅人須於一個月內即6月2日或之前填妥和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期限是3個月,即須於8月2日或之前遞交。經網上報稅的一般納稅人可延期至7月2日交表,經營獨資業務納稅人則可延期至9月2日交表。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