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海洋十年」國際大科學計劃框架下,「蛟龍號」深潛器執行的科學考察航次取得重大突破!科考隊從數千米深的幽暗海底,成功採集超過600份珍貴生物樣本。這些來自高壓、低溫、無光極端環境的「深淵來客」,包括珊瑚、盲蝦、玻璃海綿等奇妙生物,共同構築了一個如夢似幻的深海生態圈,展現出令人驚嘆的生命奇蹟。
此次採集的樣本涵蓋玻璃海綿、珊瑚、甲殼類、棘皮動物等多個物種門類。計劃國際指導委員會副主席、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座教授錢培元透露,本次考察至少發現十多個潛在新物種!其中,現存記錄不足50隻的珍稀「盲蝦」也發現了新種。這些發現不僅填補了地球生命圖譜的空白,更蘊含著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智慧,或將改寫人類科技發展軌跡。
科學家特別分享了一個驚人發現:某些深海寄居蟹進化出顛覆常識的生存策略——捨棄傳統貝殼,轉而鑽入海葵中構築「共生移動城堡」。這種奇妙的共生關係,彷彿是深海生物譜寫的科幻篇章。香港文匯報特別整理了部分珍貴樣本,讓讀者先睹為快!
資料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編輯 李佩瑾
製圖:香港文匯報教育版編輯 李佩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