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日友好醫院醫生肖飛婚外情事件,意外帶出規培醫生董襲瑩學歷疑雲,事件不斷發酵引發公眾信任危機。國家衞生健康委1日發布消息指,關注到相關輿情,目前已成立調查組,將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原則,聯合有關方面對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關機構等進行認真調查核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將依法依紀嚴肅處理。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這一事件,輿論對「董小姐」事件有多個疑點,尚待官方核實查清。

●中日友好醫院醫生肖飛(小圖左)婚外情事件,意外帶出規培醫生董襲瑩(小圖右)學歷疑雲,事件不斷發酵引發公眾對醫療行業的信任危機。 網上圖片

【疑點一】擅離手術崗 為何時隔多月才被處分?

一場婚外情,正引發涉及北京多家醫院的醫學風暴。2025年4月,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被妻子實名舉報婚內出軌多人,其中與規培住院醫師董襲瑩的不正當關係及職權濫用行為成為輿論焦點。舉報指出,肖飛利用職務之便為董襲瑩違規安排規培科室,並在手術期間因保護董襲瑩與護士爭執,導致已麻醉患者被晾在手術台40分鐘,引發醫療安全質疑。事件曝光後,中日友好醫院迅速對肖飛作出開除黨籍、解除聘用關係的處分。肖飛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承認自己確實在手術中「離開一二十分鐘」,是為了協調護士以及自己上樓吃降壓藥等。

但是,對於為何手術離崗事件發生近一年後才被曝光等核心問題,依然沒有得到院方明確回應。

【疑點二】規培生成診療指南第一作者?

董襲瑩本科就讀經濟學,醫學入學時是內科,導師為骨科院士,博士論文涉及影像科,規培在胸外科,定崗在泌尿外科,這一履歷被網民稱為「六邊形醫生」。更令人驚訝的是,尚在規培生階段的董襲瑩,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膀胱癌臨床實踐指南》第一作者,這在普通醫學生教育履歷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疑點三】與北科大專利高度相似 涉論文造假?

事件發酵後,董襲瑩跨學科的多篇論文突然在網絡下架。不過,有媒體通過此前保存下的論文對比發現,董襲瑩2023年提交的博士論文與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領域幾位老師和一位研究生趙基淮在2022年提交的一項發明專利存在多處雷同,被DeepSeek認定為兩者核心創新點、方法細節及實驗結果的相似性超過合理借鑒範圍。

另有報道指出,趙基淮身患罕見疾病導致的雙耳聽力障礙,在北科大老師推薦下,他進入實驗室醫療相關項目的課題組,讓他獲得與優秀醫生交流合作的機會,並引導他從醫學和計算機兩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有網友稱,董襲瑩多位親屬在北科大任職,其論文是否與聽障研究生的成果相關,備受輿論關注。

【疑點四】「4+4」醫學選才項目是「鍍金通道」?

結束在中日友好醫院的規培後,董襲瑩正式入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育和家庭背景,以及經歷的協和醫學院「4+4」培養模式,隨即引發連鎖爭議,並逐漸演變成為公眾對醫療公平、學術誠信、職業倫理的系統性質疑。

董襲瑩通過協和醫學院「4+4」項目,(即非醫學本科+4年醫學教育獲博士學位,編者註)從哥倫比亞大學下屬巴納德學院經濟學專業轉入醫學。她學醫一年多後,登台進行肺段切除手術的照片甚至登上媒體頭條。「4+4」項目原意是為選拔更多教育背景的學生,培養成為醫學領袖,協和醫學院院長王辰院士曾表示,「4+4」選拔的這批孩子將是中國醫學界一支重要的希望之隊。然而,董襲瑩事件的發酵,令輿論對「4+4」項目的含金量產生質疑,不少民眾認為這樣的模式可能成為「鍍金通道」。

【特稿】「4+4」醫學選才國內外均有 「把關」是關鍵

(記者 劉凝哲)備受關注的「4+4」項目,其實在國內外早已存在。中國傳統醫學生培養模式,基本都需要攻讀臨床五年制(本科)、臨床「5+3」一體化(本碩連讀)或者臨床八年制(本博連讀),進行約三年的規培,成為正式醫生。「4+4」醫學生培養模式,即學生先完成4年非醫學專業本科,再接受4年醫學教育,最終通過規培(多數為一年)成為正式執業醫生。

在國內,「4+4」模式最初於2002年出現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該培養模式特點為本科專業不限,學生入學前需自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等5門醫學預科課程。課程設置融合醫學與工科知識,如生物材料學、醫學大數據等,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與技術創新能力。通俗來說,這個「4+4」模式相當於重啟了申請者的生涯規劃,直接跳過了傳統醫學教育長達10年的培養過程。根據內地媒體的公開報道,到目前為止,實施該模式的院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浙江大學「巴德年班」等。

不過,也有很多聲音認為,不應該對「4+4」模式全盤否定。前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認為,「4+4」模式是協和醫學院進行的改革,且特別合適。「4+4」模式,正是參考了美國醫師的培養模式。在美國,「4+4」模式是一個非常硬核的過程,沒有醫學本科生,更沒有醫學專科生,醫學博士來自各個專業,如果這些學生有志於學醫,在就讀本科專業時就要做好準備,包括修足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學分,到醫院做一些實習(比如整理文件等)。醫學院就讀完也需要通過專業的考試,這樣才能進入醫院實習。根據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首席醫生張強接受內地專業社交媒體訪問時介紹,這一模式在美國主打「寬基礎、高門檻、長周期」。從本科到成為獨立的外科醫生,至少需要15年時間。

【微觀點】醫學教育創新不能因「董小姐」而停滯

(記者 劉凝哲)肖飛與董襲瑩事件,已從私德醜聞升級為輿論對醫療行業的信任危機。在五一長假第一天,國家衞健委成立調查組,對事件及相關方進行調查,顯示出中央層面對此高度重視,及時回應了輿論和公眾的關切。

董小姐一路「開掛」的醫學生道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強大學術資源合力托舉,充滿着疑點的高端學術成果以及現有證據反映出的私德問題,這些廣泛存在的質疑,每一個都能輕易地擊碎公眾對現有醫療制度、醫學教育體系的信任。期待官方能夠給出程序透明、證據確鑿的權威調查結論,提振社會對醫療監管體系的信心,重塑公眾對醫療體系的信任。

需要指出的是,醫學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其發展形勢正在快速迭代,醫學教育的改革也應該不斷更新。協和醫學院等內地頂級高校實施的「4+4」項目,雖然存在爭議,但其曾經有在國外多年成功的歷史經驗,相信中國亦有可以學習之處,特別是AI醫學高速發展的今天,培養複合型跨學科醫學人才已成為必然趨勢,不能因為「董小姐」事件,就對醫學教育模式的改革因噎廢食。

「董小姐」事件,也是一次推動公立醫院特別是醫學教育行業深化改革的契機。國家衞健委不僅是對事件疑點的調查、對違法違紀問題的處理,更是對「4+4」醫學培養項目實施的一次檢驗。期待通過這一次全民關注和討論,能夠促進醫學教育堵住制度漏洞,完善改革措施,進一步在新時代醫學人才培養上發力,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選拔出真正的醫學領袖人才。

網民AI編造內容蹭流量 微博嚴打

據「長安街知事」報道,5月1日,@微博管理員發布消息:近日,肖某、董某相關事件引發熱議,國家衞生健康委也已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工作。微博發現,廣大網友紛紛表達多元見解和真實觀點的同時,在各互聯網平台已衍生出各類無端揣測、惡意關聯、利用AI編造故事甚至攻擊無關人士的內容,對此類通過蹭炒熱點、編造故事博取流量以及無故毀人聲譽的行為,微博站方依據《微博社區公約》等相關規定予以嚴厲打擊。

經微博站方核實:對「董某某是301醫院董寶瑋教授的孫女」「董某某的外公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米耀榮教授」等從其他平台搬運的不實信息予以闢除。對「肖某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手術經過」等從其他平台搬運的AI編造內容予以標識。對向無關人士發布的人身攻擊和不友善言論予以清理。對@小熊蜂蜜滿罐糖、@Sarah喵小美、@你是誰呀鵝等相關違規賬號予以階段性禁言處置。

同時,微博提醒廣大用戶,切勿借此事件編造故事、惡意營銷或侵犯權益,放任無端猜測、網絡戾氣和對立情緒蔓延,游離於社區規則甚至法律法規之外,以此謀取流量和熱度。

微博站方呼籲網民保持理性客觀,在拒絕惡意揣測和網絡暴力的同時,也希望相關方能夠及時回應網民關切,加強社會信任,壓縮不實信息滋生的土壤,與站方一道共同維護真實、和諧的網絡環境與社會環境。

相關閱讀:

肖某 董某瑩被調查 國家衞健委成立調查組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