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香港旅遊買特色手信不需要奔走各區,來中環上環就夠了。蜿蜒的斜坡巷弄間,藏着無數老字號手信店。這裏的店舖不追求華麗門面,卻以代代相傳的工藝與獨特風味,成為旅人尋覓地道香港味的寶地。從傳統糕餅到懷舊涼果,從手工香薰到復古餅食,每一口、每一物,都訴說着老香港的故事。

文/圖:《香港仔》記者陶弘怡

兆成行

兆成行被小紅書譽為「香港必買手信之一」。

隱身於蘇杭街的兆成行,是屹立香港逾60年的老牌香薰原料行。這裏專營天然香薰油、按摩油及各種化妝原料,近年因藝人舒淇推薦而爆紅,並被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評為「香港必買手信之一」。店內陳列數十種香薰精油,從經典玫瑰、檀香到仿製國際大牌香水味及五星級酒店同款香薰等,種類多樣,顧客還可自選精油進行調配,設計一款自己的專屬香氣。

  • 地址:蘇杭街130A地舖

三陽號食品-嘉咸街袁太

三陽號懷舊小食種類應有盡有。

由袁太主理的三陽號食品,以「母親手作」的溫度,重現廣東傳統懷舊糕點,其中手包糉和彩色砵仔糕是最受街坊追捧的特色美食。據說,袁太每日凌晨3-4點便開工,親自新鮮製作即日糕點。手工製作繽紛砵仔糕,斑斕綠的斑蘭、粉嫩的玫瑰花、淡藍的蝶豆花等等,每款皆以天然食材染色,口感彈牙且紅豆飽滿,勾起港人兒時的記憶。袁太更堅持全年供應手包糉,口味選擇逾10款之多。其中,巨型龍船糉不僅是普通糉的兩倍大有餘,餡料更是飽滿豐富,塞滿瑤柱、金華火腿、五花腩肉等,一隻落肚大滿足!店內還有各類坊間罕見的懷舊小食,例如欒樨餅、陳皮紅豆糕等,應有盡有。

  • 地址:永吉街11號永享保險大廈地下A號舖

陳意齋

陳意齋已有近百年歷史。

創立於1927年的陳意齋,是本地人都推薦的香港經典美食老字號。店內杏仁餅、薏米餅、蝦子扎蹄等,至今仍以人手製作,保留古法配方。鎮店之寶「燕窩糕」以碎燕窩入饌,雪白長條狀的糕體入口即化,淡雅清甜,曾是豪門太太的養顏秘寶。另一招牌「川貝杏仁露」以藥材熬製,潤喉止咳,老一輩視為居家良藥。此外,還有各類糕餅、糖果、肉乾及涼果等中式零嘴。老店不追潮流,卻以不變的樸實滋味,成為香港人心中「值得驕傲的零食名店」。

  • 地址:皇后大道中176號地下B號舖

檸檬王

檸檬王被蔡瀾推薦過。

從木頭車起家的檸檬王,見證了上環半個世紀的變遷。創辦人唐鏡培以中藥行經驗,首創「甘草檸檬」,將檸檬乾灑上特調甘草粉,酸甜回甘的滋味風靡至今。搬遷至現代化店舖後,產品更多元,如鹹檸檬可自製港式「鹹檸七」,話梅與陳皮則適合佐茶細品。店內還掛着蔡瀾題字的墨寶,新舊交融中,延續着街頭小販的草根精神。

  • 地址:永吉街18號地舖

喜利餅店

喜利餅店的港式唐餅物美價廉。

在全港最有名手禮之一珍妮曲奇聰明小熊的隔壁,有一家同樣售賣各類曲奇的喜利餅店,並自信地向珍妮曲奇發出戰書。喜利餅店老闆堅持每日人手製作,材料上使用高質牛油,曲奇內的果仁用料豐富,每塊都散發着純粹的堅果香,吸納了不少本地熟客。除了鐵罐盛裝的曲奇酥,店內還售賣每日新鮮烘焙的港式唐餅,例如老婆餅、紅豆酥、杏仁餅等,價格親民,滿載香港特色的懷舊滋味。

  • 地址:永和街13號地舖

鄧海滿記

傳統蜜餞涼果種類豐富。

扎根上環逾半世紀的鄧海滿記,專注製作各類傳統蜜餞涼果。涼果以梅、李、桃等鮮果醃製,將水果營養與便攜特性完美結合。獨具港式風味的陳皮系列涼果——陳皮梅、陳皮薑、陳皮化核應子等,巧妙運用陳皮與多元果香調和,保留了傳統蜜餞生津止渴的特色,更設計出無需冷藏的便利性包裝,作為本港特色手禮暢銷於港澳台、東南亞、甚至歐美市場,成為國際旅客認可的「香港味道」象徵。

  • 地址:永樂街175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