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一月3次偶遇野生大熊貓。(長青自然保護區公眾號)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當時大熊貓距離我們不到10米,正在河道飲水……」位於秦嶺中段南坡的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野生大熊貓秦嶺亞種的核心分布區。今年4月28日和4月9日,該保護區工作人員一月之內連續3次在野外偶遇野生大熊貓實體,並用手機記錄下活動影像。據悉,近年來,陝西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進展,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從273只增加到345只,野外遇見率、數量增幅和種群密度均居全國之首。

2025年4月9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偶遇一隻野生大熊貓正在河道飲水。(視頻截圖)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

野生大熊貓秦嶺亞種是僅分布於陝西省境內秦嶺中段的大熊貓品種,與其他大熊貓種群相比,秦嶺大熊貓是一個更古老、更原始的亞種種群,在遺傳多樣性上更具有研究價值,而野生多、總體數量少的現狀也使得它們更加珍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秦嶺大熊貓頭骨小、臉型圓、體型大,憨態可掬,相比四川大熊貓更像貓,被稱為「國寶中的美人」

「兩次偶遇前後間隔不到一小時,地點分別位於保護區柏楊坪和蒼耳崖區域,直線距離至少五、六公里。」2025年4月9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開展華陽轄區春季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監測時,一天兩次發現並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的活動影像。

2025年4月28日,野生大熊貓回頭與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短暫對視。(視頻截圖)

據長青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上午10時,第一組調查隊員在保護區柏楊坪水洞溝區域發現第一隻野生大熊貓,並立即用手機進行記錄。「當時大熊貓距離我們不到10米,正在河道飲水,看到我們後對視了幾秒,仍自顧自地低頭繼續飲水,直到喝飽後才轉身鑽入了密林中。」10時50分,另一組調查隊員在保護區蒼耳崖西溝方向發現第二隻野生大熊貓並拍下視頻,目擊距離大概有5米遠。發現時大熊貓正在吃竹子,約一分鐘後,轉身朝背後坡上慢悠悠走去。此次偶遇的兩隻大熊貓,從體態、步伐,以及拍攝時間、地點等信息判斷,應是兩隻健康的成年大熊貓個體。

2025年4月9日,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偶遇一隻野生大熊貓正在山坡吃竹子。(視頻截圖)

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呈明顯增長趨勢

一天兩次野外偶遇大熊貓讓保護區工作人員歡欣鼓舞,然而沒想到20天之後,大熊貓又給他們帶來驚喜。據了解,2025年4月28日上午10時,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途經一處巡護步道時,於前方3米處意外發現一隻野生大熊貓。當時這隻大熊貓正在不緊不慢的從右側斜坡翻上步道,並在步道上悠閑行進了近1分鐘時間。當大熊貓行至轉彎處,還回頭與工作人員短暫對視,隨後鑽入左側一片竹林中。經初步觀察,該大熊貓行動自如,毛色光潔,是一隻健康的成年個體。

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持續開展春季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監測工作。(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持續開展春季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監測工作,通過固定樣線監測並布設紅外相機的調查方式,旨在摸清轄區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及其棲息地動態變化規律。最新數據顯示,該保護區轄區內分布的大熊貓種群數量約為57只,約佔整個秦嶺大熊貓野生種群的17.68%。根據紅外相機物種有效照片計算物種相對豐富度指數RAI比對顯示,2016至2022年7年間保護區內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分布範圍呈明顯增長趨勢。此次一月三次在不同片區目擊野生大熊貓實體,也為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監測工作再添新數據。

另據了解,2021年10月,我國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大熊貓主要棲息地正式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劃總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以最嚴格的保護和最高效的管理,打造大熊貓保護的升級版。目前中國大熊貓棲息地受保護面積從139萬公頃增加到258萬公頃,野外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1100只增加至近1900只,實現了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和野外種群數量「雙增長」。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