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會現場。武漢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歐陽思柔 武漢報道)4月29日上午,湖北省舉行「牢記囑托 建成支點——『七大戰略』行動方案」系列新聞發佈會,湖北省商務廳廳長龍小紅向公眾詳釋了《關於實施樞紐提能戰略 整體提升支點開放輻射力的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介紹湖北正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推進開放支點建設,力爭到2035年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整體重塑、全面建成內陸開放高地。

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萬舒晨、湖北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曹翃、武漢海關副關長劉天竹、鄂州市政府黨組成員王升澤參加本次發佈會並答記者問。

實施五大行動 打造五大高地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龍小紅指,「市場主體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根基所在和動力源頭,高能級開放平台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一流的營商環境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保障。」

湖北省商務廳廳長龍小紅介紹,湖北力爭到2035年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整體重塑、全面建成內陸開放高地。武漢傳真

此次制定出台的《行動方案》,立足於湖北省「大力實施樞紐提能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開放輻射力」「打造新時代的九州通衢、九州通商、九州通融」目標,部署了實施五大行動、打造五大高地的具體舉措。

五大行動分別為市場主體培育、平台能級躍升、國際物流通道提升、惠企發展便利化、「開放湖北」全球影響力提升。在「行動」上,湖北省正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著力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幹在先、走在前。

數據顯示,湖北近年開放型市場主體加快成長,2024年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9570家,今年一季度進出口實績企業數實現歷史同期最高;已形成3大自貿片區、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7個開放口岸、6個綜合保稅區、9個國家級經開區等類型齊全、功能完備、佈局合理的開放平台體系;交通方面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得「中」獨厚,是陸海空三大絲綢之路戰略交匯點;政策制度上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高水平開放短板、關注市場主體所需所盼,國際物流通道更加暢通,通關、金融等服務重點突破。

各項行動的扎實推進,伴隨著「高水平開放創新研究院」建立,相約春天賞櫻花、中國—北歐經貿論壇、世界500強對話湖北等品牌活動輻射力的有效強化,「開放湖北」的全球影響力更加彰顯。

首季度進出口1743.1億 創同期最高

湖北五大行動對應的目標是建設五大高地,即開放型經濟高地、制度創新高地、開放樞紐輻射高地、開放環境高地、開放要素集聚高地。

五大高地的建設,繪就成湖北省開放型經濟的宏大藍圖:力爭到2027年開放型經濟中部領先,到2030年開放型經濟走在全國前列,到2035年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整體重塑,全面建成內陸開放高地。

發佈會上,湖北省商務廳廳長龍小紅和武漢海關副關長劉天竹列舉的數據顯示,湖北高水平對外開放邁入快車道:2024年,全省進出口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大關,增長9.6%,增速中部第一;實際使用外資19.2億美元,規模穩居中部第一。今年一季度,全省開放型經濟起勢有力、全面向好,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1700億元達1743.1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16.6%,高於同期全國平均水平15.3個百分點;新設外資企業156家,增長18.2%;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4.5億美元,全國第二。

良好的發展態勢表明,湖北「高地」建設初具規模。

回應記者關於湖北經濟發展面臨外部環境變化挑戰的提問時,龍小紅以三個「贏得」答道:「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在變局中贏得先機、贏得優勢、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