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揮舞關稅大棒,來勢洶洶。
面對嚴峻挑戰,商務部等部門迅速採取措施,大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京東、阿里、拼多多、永輝等積極發布支持外貿的舉措,一場拓銷路、穩外貿、強信心的戰役在電商平台、零售巨頭的助攻下打響。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第一時間發布電商平台、零售巨頭的扶持措施,成為連接供需的「信息樞紐」。同時,通過對拓展內銷市場比較成功的商家進行採訪報道,蹲點工廠、分享經驗、增強信心。

服務外貿企業方便「一鍵直達」
4月12日,央視新聞率先發布特稿《內外貿一體聯動!中國企業集體出手》,將電商、商超的扶持措施集納發布。對於商超平台公布的扶持措施,也有商家反饋說還不夠詳細。央視新聞隨即安排記者對京東、阿里、永輝、拼多多、騰訊等主要商超平台進行詳細採訪,將相關扶持措施講得更加詳細、一目了然,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平台發布後,觸達更多外貿廠商。
不少網友留言,為電商平台、零售巨頭點讚,為外貿商家加油打氣。也有網友搜索相關外貿商家,進店購買商品。

該系列特稿在央視新聞多平台發布後,總瀏覽量超過千萬,人民網、光明網、海外網、新浪財經、閃電新聞等多平台全文轉載,觸達更多用戶。

這一輪策劃主打服務,盡力將扶持措施講得詳細直白,提高可用性,做成外貿企業對接商超平台的信息索引,讓雙方盡快對接,將有用信息盡快轉化為拓銷量、擴渠道的實績。比如報道詳細標註京東「外貿優品專區」的入駐流程、永輝綠色通道的15天上架時限等,還附上了聯繫郵箱和二維碼,方便企業「一鍵直達」。
特稿發布之後,不僅取得良好傳播效果,也助力一些外貿企業緩解了貨物積壓的困難。多位外貿商家負責人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說,平台的扶持是真金白銀的支持,解了他們燃眉之急,還有流量加持,效果很明顯,「真的是雪中送炭!」
提供更多「解題思路」融入新發展格局
央視新聞這一系列特稿策劃,不僅為外貿轉內銷搭台,同時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在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更好位置。
2020年,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一精神的指引下,很多外貿企業一方面強化出口多元化,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美國發動的這一輪關稅戰和極限施壓,給外貿發展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同時也是一個重要提醒:要積極採取措施去風險,融入新發展格局刻不容緩。
如何融入?央視新聞不僅講解電商平台的扶持措施,更採訪這幾年在外貿市場多元化、積極開拓內銷市場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以案例的形式傳經驗、強信心。
比如深圳一家主要從事新型功能性塑料薄膜材料相關產業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2018年之前,他們的美國訂單佔整體訂單量的80%左右。該公司從2018年開始感受到關稅戰帶來的壓力,於是進行調整,包括與京東合作布局內銷、研發自主品牌、出口歐洲等地。如今,美國訂單佔公司整體訂單的15%-18%。出口多元化之後,雖然當前仍然受到衝擊,但企業信心明顯更強。

通過採訪,央視新聞發現一些轉型比較成功的外貿企業主要做對了兩件事:一是研發自主品牌;二是拓展多元市場。現在一些電商平台有了智能翻譯功能之後,能夠和採購商進行無縫溝通對接。這些鮮活案例也為更多外貿企業提供了「解題思路」和應對信心。
蹲點外貿工廠展現基層信心
日前,央視新聞《相對論》欄目組記者前往廣東蹲點外貿工廠。
午飯時間,在食堂和工人們交流,央視新聞記者說到特朗普挑起的關稅戰,一位大姐直接插話:「哎呀,怕什麼嘞!」於是,有了外貿工廠系列第一條短視頻《聊到關稅戰,廣東外貿女工眉毛一挑》。
該短片在短視頻平台總觀看量近1530萬,登上快手熱榜、b站熱門;話題#外貿女工講為何不怕特朗普關稅戰#登微博熱搜第九位,相關話題總瀏覽量1736萬。
網友評論說:工人有點兒本事,老闆有點兒財力;人民有點兒團結,國家有點兒骨氣。點讚超過兩萬。

從廣東外貿工廠的機器轟鳴到浙江義烏商貿城的熙攘人潮,面對美國加徵關稅的挑戰,中國企業和商戶們正以靈活應變的市場智慧書寫着「中國答案」。央視新聞發布評論《經濟隨筆丨義烏的韌性 中國的底氣》,面對貿易壁壘,義烏的企業和商戶用智慧和本領——技術賦能、產業升級、市場多元化、抱團出海等,來見招拆招。而義烏的韌性,正是中國底氣的一部分。
總台《新聞周刊》採訪義烏商貿城商人聶自勤,央視新聞隨即製作了短視頻。聶自勤回應「美國不要,我就分給其他客戶」,以簡潔有力的方式傳遞了中國商人的自信。
該短片在短視頻平台總觀看量超2800萬,獲得60萬點讚,形成廣泛共鳴。通過展現義烏商戶積極開拓歐盟、南美市場及轉型內銷的案例,既緩解了公眾對貿易戰的焦慮,又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應對策略。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
央視新聞系列特稿、短視頻、評論引發廣泛反響,電商平台的諮詢電話大增、銷量也有可觀成長。
京東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央視新聞報道之後,截至4月21日,郵箱、二維碼、京喜、政府線索大幅增加,京東已收集超過8000條商家入駐申請;出口轉內銷打標商品,已經收錄了16萬款。一家外貿企業入駐京東旗下京喜平台,11小時賣出9萬件陶瓷餐盤。一家深圳企業接受央視新聞採訪後,銷售額有明顯增長,「報道後一周的銷售額,與前一周相比,增長了一倍。」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超大規模國內市場永遠是外貿企業的有效緩衝和強大後盾。面對美國霸凌關稅,中國正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購在中國,足「購」精彩。中國好物,競爭力強!
在這場為外貿企業拓銷路、穩市場的集體行動中,央視新聞與商超平台、外貿企業實現了一場「雙向奔赴」,充分彰顯了主流媒體的使命擔當。這場聯動不僅以真實數據印證了幫扶實效,更讓全社會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無限潛力與中國製造的強大韌性。
(來源:CMG觀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