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東門!東門》演出劇照。(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薇)5月9日,「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第三季將在深圳重磅啟幕!本次展演通過四部聚焦深圳本土題材的原創劇目——《東門!東門》《破空》《又一道光芒》《布吉出租屋》及往季口碑佳作《薊州疑雲》,展現特區45年的奮鬥歷程與文化氣質,用戲劇藝術講好深圳故事,為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探索創新路徑、注入新動能。展演期間,5場「明星大師班」系列活動也將同步啟動。屆時,將有5位重量級明星專家來深與戲劇創作者、戲劇愛好者展開對話,旨在搭建國家專業院團與深圳本土的藝術橋樑。港人朋友們,不妨趁着閑暇時光,跨越深圳河,來深圳看一場本土話劇,在戲劇的世界裏尋味那些屬於深港共同的記憶。

本次活動由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深圳市羅湖區委宣傳部、深圳市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協辦,深圳話劇院(籌)、深圳大劇院承辦,國家藝術基金、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資助。

扎根深圳故事,舞台化表達特區精神

深圳特區精神從羅湖孕育,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淬鍊成長,形成了以「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為核心的獨特精神品格。作為本季計劃在深展演的首發劇目,話劇《破空》將於5月9日、10日率先登陸深圳舞台。該劇以深圳科技創新浪潮為背景,講述企業創始人歷經挫折與蛻變,最終在全球科技領域實現「破空一躍」的奮鬥故事。作品通過虛實交織的舞台敘事,將機械美學與創業者內心的熾熱情感相融合,隱喻特區從「製造」向「智造」跨越的歷程。創作團隊在劇中大量融入深圳地標場景與科技元素,力求以先鋒戲劇語言詮釋「敢闖敢試」的城市基因。

音樂劇《東門!東門》以羅湖區東門步行街為敘事舞台,在20世紀90年代的市井喧囂與2024年的繁華盛景間穿梭,借兩代商家的親情羈絆,勾勒出「深圳最早商圈」的蝶變歷程。如今,羅湖錨定「三力三區」建設目標,將東門步行街的商業基因融入新時代發展藍圖——打造國際消費中心核心區,以首店經濟、數字商圈激活潮流消費;建設深港融合發展先行區,深化跨境商貿與人文交流;培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動金融、文旅等產業升級。從昔日的煙火街巷到如今的創新高地,羅湖正以傳承與突破並重的姿態,書寫新時代的「深圳故事」。

話劇《布吉出租屋》演出劇照。(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其餘兩部作品同樣以深圳本土敘事為核心。話劇《布吉出租屋》聚焦來深建設青年的群像,講述了深圳布吉一間出租屋中,5位青年跨越24年,在時代洪流中野蠻生長、熱烈向上的故事,以黑色幽默筆觸描繪「深漂」群體的生存哲學;《又一道光芒》則聚焦兩個在畢業之際來到深圳的女孩,她們共同為視障群體製作遊戲,話劇以三段溫和的生活切片,配合交互式、多時空的舞台呈現,探討科技突圍中的人性抉擇,帶領觀眾走進一段關於青春、友誼與自我成長的心靈旅程。四部作品從市井煙火到時代浪潮,從小劇場到大舞台,多維度呈現出深圳城市發展的精神圖譜。

話劇《薊州疑雲》演出劇照。(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除四部深圳題材劇目外,往季「青創計劃」出品的現象級懸疑話劇《薊州疑雲》也將亮相此次展演。該劇以「沉浸式推理劇場」形式打破觀演邊界,帶領觀眾與化身大宋巡尉的施耐庵一起,共同展開一場沉浸式的千年懸案偵破之旅。

今年恰逢深圳特區建立45周年,此次展演不僅是對特區文藝事業發展成果的精彩展示,更是文化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通過「國家級院團+本土力量」的協作模式,搭建青年創作人才孵化平台;藉助「劇目展演+公共美育」的立體化運營,推動高雅藝術融入市民生活。深圳話劇院(籌)負責人戴紀瀾指出:「我們要讓戲劇不僅是舞台上的精彩大餐,更要成為城市文化記憶的載體、市民情感聯結的紐帶。」

據悉,此次展演將於5月期間,在深圳大劇院大劇場、深圳萬象天地劇場、福田文體中心星夢劇場、南山文化館劇場等場館陸續上演。5月的深圳,戲劇之光與特區精神交相輝映。大幕拉開,這座城市關於奮鬥、創新與包容的故事,將以現實主義的戲劇形式被重新講述,為中國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提供值得期待的「深圳範式」。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