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郭若溪)今年,「具身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近日,深圳福田產業對接會暨具身智能產業生態共建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會上,深圳具身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聚焦破解具身智能場景應用不足、產業鏈協同機制不完善等難題,深化產業鏈協同創新,加速技術產業化進程。

本次大會以「機器人·未來已來」為主題,旨在通過政企研協同,攻克礦山機器人核心瓶頸,推動具身智能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福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餘楓表示,福田區將發揮大灣區核心區位優勢,完善「政策支持+場景開放+金融服務」全鏈條生態,促進機器人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福田區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主任高增解讀科技創新政策、推介重點園區與營商環境,彰顯打造全球機器人創新策源地的決心。

深圳組建具身智能產業創新聯盟。郭若溪攝

具身智能產業創新聯盟以需求為導向,重點突破具身智能操作系統、多模態感知等核心技術,同步推進人機協作、場景適配等標準體系建設,打通從技術研發、認證測試到市場落地的全鏈條堵點,推動產業生態協同創新。

福田區創新實施「空間即服務」戰略,首批將華強科創廣場、智方舟創新中心、天使薈·北方大廈授牌為「機器人生態孵化樓宇」,聯合產業載體運營方構建「政產學研用」閉環生態。

首批福田區機器人生態孵化樓宇揭牌。郭若溪攝

大會直擊產業「供需錯配」痛點,中電海康、中煤科工等需求方與意法半導體、朗華供應鏈等供給側展開精準對接,圍繞小微特機器人定製、礦山智能裝備升級等場景,現場達成20餘項合作意向,以空間賦能、技術引領、鏈式對接激活產業生態潛能。

在跨行業場景應用方面,中煤科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雷分享礦山具身智能機器人落地案例,指出礦山機器人是礦山智能化核心裝備,煤炭智能裝備體系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其預判未來3 - 5年煤礦機器人將迎來2.0階段關鍵拐點,產業需短期夯實底層工藝與標準,中長期依靠具身智能突破與跨領域協同,實現「少人化→無人化→自適應化」升級,推動我國礦山智能化邁入新發展階段。

相關閱讀:

「具身智能」開啟產業融合新紀元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