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臥虎藏龍》,葉錦添說自己很注重片子的意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第十五屆北影節美術公開課25日下午舉行,電影美術師霍廷霄和中國香港藝術指導葉錦添以各自代表作品為原點講述心得,從武俠電影的視覺表達、文學改編電影敘事與視覺設計、歷史題材作品中的視覺設計等方面,共同探討電影視覺中的東方美學。葉錦添說,武俠電影對中國電影有重要意義,表現出帶有古詩詞的情節性。

霍廷霄和葉錦添都有着幾十年的電影從業經驗。霍廷霄憑借《炮打雙燈》《革命者》五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葉錦添也曾憑借《臥虎藏龍》《夜宴》《赤壁》《一九四二》《封神三部曲》等作品,斬獲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獎在內的榮譽。

「中國電影歷史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是武俠片,」葉錦添說,武俠最重要的是情義,表現出帶有古詩詞意境的情節性。談及《臥虎藏龍》,葉錦添說自己很注重片子的意境,「包括虛的李慕白追求的道的世界,實的是發生的戰火,這兩個構成了《臥虎藏龍》實跟虛的關係。」談及影片中人物的視覺設計,葉錦添仍舊記憶猶新。「第一次做造型的時候用了兩個小時把李慕白衣服確定下來,之前做得比較寛鬆,但是當周潤發現場穿起來的時候顯得非常精瘦,後來把他的衣服全都做了剪裁。周潤發不是武打出身的演員,所以要加一些藝術設計讓他的舞劍看上去更好,他穿着寬的衣服覺得非常對,大家覺得他特別玉樹臨風」。葉錦添說,李慕白整個角色是隱藏的,但玉嬌龍剛好相反,玉嬌龍一直在變衣服,她變成戲的動線、焦點,甚至令到整個王府、北京城空間都異化了,「有點把空間放大、空洞起來了,顏色都灰色化的。」葉錦添選用了像宋朝般比較含蓄的視覺風格,也講文人世界的感覺。雖然故事還是正常發展,但是場景出現一種文人氣的明跟暗變化之間虛無的點。

電影《英雄》開闢了中國商業大片的先河,既有場面又有明星,通過書法館、藏書閣、棋館等元素與俠義精神的結合傳達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同時也開創了用色彩講故事的先河。霍廷霄說,電影僅取外景就耗時半年,「張藝謀導演說要把所有沒有拍過的中國最好的外景傳達出來,包括雅丹地貌、九寨溝等很多中國大好河山。」他將《英雄》比作張大千的寫意畫,而《十面埋伏》則是工筆畫。談及電影的未來,霍廷霄認為堅持情感的表達還需回到電影本體,後輩要一代一代傳承講好中國文化故事,中華文化取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