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華夢晴)航天教育學校聯網早前舉辦了「第一屆香港小航天員及小載荷專家」比賽,香港有2,000名學生參與,參賽者需熟讀「網上自學一百篇」航天文章,完成「星空劄記」,並通過兩輪網上問答及面試,最後選出10名「小航天員」和10名「小載荷專家」,並在昨日活動頒發獎狀和獎章。
「小航天員」:6分鐘面試內展優勢難度大
獲頒「小航天員」的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學生陳信言表示,自己從小就對科學充滿興趣並積極參加校外的科學探索活動。談到是次比賽,他認為面試最難,要在6分鐘內充分展示自己優勢,為此,他準備了三四個月,每晚堅持整理筆記、歸納重點。作為香港跳繩少年代表隊成員,他相信自己的運動能力和學業表現,將助力未來投身國家航天事業。
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愛蝶灣)徐同學對獲選為「小航天員」感到非常興奮自豪。他表示,透過本次選拔賽學會了耐心與自信,將着重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和體能素質,為他日成為真正的航天員繼續努力。
「小載荷專家」:大隊長叮囑專注學業
獲選為「小載荷專家」的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馮同學,對香港載荷專家最快將於2026年執行太空任務感到振奮,期盼該專家能在太空進行更多實驗,向世界展示香港的獨特魅力。
他希望未來有機會成為載荷專家,探索宇宙,而昨日交流過程中申行運大隊長亦有叮囑自己要專注學業,多閱讀科學類書籍報刊。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副校長鄭俊傑表示,雖然香港近年有關航天氛圍已更濃厚,但與內地學生相比,港生對航天知識了解仍相對不足,透過不同比賽等形式,可望進一步加深同學們對航天的認識及興趣。
他強調,航天發展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國家航天成就能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愛一樣東西,才會珍惜它。愛國也一樣,讓學生了解國家的成就,他們就會發自內心地熱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