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的主場啟動儀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國際借用申請結果》《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天問三號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國際合作機遇公告》,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將加強國際合作。
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外發布《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國際借用申請結果》,同意6個國家的7家機構的申請,並在現場與來自5個國家的5家機構簽署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借用協議》。

此外,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機器人暨移動充電站」「巴基斯坦月球車」等10個項目入選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
除了嫦娥探月工程,中國國家航天局還面向國際社會發布了《天問三號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國際合作機遇公告》,共開放天問三號探測器20千克質量資源,與國際同行共同開展火星探測與研究。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關鋒:天問三號主要是火星取樣、返回。這次任務我們也是希望跟國際上的同行一塊去火星,做一些對火星宏觀上大尺度的科學探測。
據介紹,天問三號探測器由着陸器、上升器、服務器組合體和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組成,共配置6台科學載荷。其中,軌道器環火軌道為約350公里圓軌道,姿態對日定向;服務器環火軌道為近火點約400公里環火大橢圓軌道,留軌探測約2個火星年。按計劃,天問三號任務將於2028年前後發射實施。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報道: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