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黃寶儀 廣州報道)當無人機劃破濕地晨霧,輪足機器人穿越泥濘棧道,一場人工智能領域的「奧林匹克」——第四屆琶洲算法大賽啟動大會將於28日在廣州拉開帷幕。未來半年,來自全球的頂尖團隊將在五大賽道展開角逐。作為大賽首秀,「空地」一體化協同AI競技賽當天率先登場,屆時觀眾可以看到空中飛的無人機和地上跑的輪足機器人攜手,在複雜的生態環境中,完成野外生物的識別、跟蹤和拍照任務,為觀眾呈現一個看得見的AI比賽場景。
作為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核心引擎,琶洲正以「算法+」重塑產業生態——目前海珠區已落地超100個大模型應用場景,集聚泛人工智能企業7000餘家,形成覆蓋底層算力、算法平台、場景應用的完整產業鏈。2025年,第四屆琶洲算法大賽聚焦強化市場參與、緊盯行業前沿、聚焦賽果沉澱三大核心內容,聯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智源研究院BAAI等機構,行業內眾多龍頭企業、創新創業主體、高校、科研機構和開發者都將參與其中。

啟動大會現場將展示涵蓋具身智能、腦機智能、低空經濟等11個前沿領域重點應用場景,並發布發布本屆大賽賽題賽制。海珠區琶洲管委會副主任程國明告訴記者,本屆大賽將設立「空地」一體化協同AI競技賽、AI大模型算法優選賽、AI創新應用賽、「全運會」全民AI賽、國際AI賽五大賽道,貫穿系列杯賽,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消費互聯網、智慧交通、網絡和數據安全、智能製造、未來產業等領域開展激烈角逐,並鼓勵內地隊伍參與海外賽場競技。
啟動大會同日舉辦全球首創的「空地」一體化協同AI競技賽,直指低空經濟萬億級市場,通過無人機巡檢、機器人救援等場景實測,加速算法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據介紹, 「空地」一體化協同AI競技賽在1.6萬平方米濕地賽場,選手以算法為引擎驅動無人機與輪足機器人自主完成「識別-追蹤-抵達」全鏈條任務。賽道技術顧問透露:「識別目標可能是小至30厘米的活體動物,誤差容限不超過5厘米,這要求算法具備毫米波雷達與視覺融合的精準感知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