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王僖)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的最新走線方案。根據路政署及規劃署昨日向觀塘區議會提交的最新文件,全長約7公里的集體運輸系統共設9個車站,較原建議新增藍田北站,讓附近德田邨、興田邨及藍田邨的數萬名居民受惠。介乎馬游塘和油塘東之間的一段隧道走線亦會作出調整,部分隧道走線將改為高架車道形式;順安站亦順應民意設於基督教聯合醫院旁,並於沿途增設有蓋行人通道以方便市民進出醫院,整個集運系統期望於2033年或之前通車。不少當區居民均大讚特區政府從善如流,大大方便了求診人士,居於半山的市民表示期盼多年終等到鐵路落成有期,大大減輕多年來的塞車之苦。
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於2023年年底公布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的初步規劃以來,聽取不少地區人士等持份者意見,包括建議加設藍田北中途站。政府經專家團評估後認為可行,最新走線全長約7公里,包括長約6公里專用高架車道及1公里隧道,並在德田邨和藍田公園附近增設藍田北站,令全線站點增至9個,其餘車站包括彩虹東、彩雲、順利、順安、秀茂坪、寶達、馬游塘及油塘東站。

部分隧道走線改為高架車道
介乎馬游塘和油塘東之間的一段隧道走線亦會作出調整,將部分的隧道走線改為高架車道形式,以配合於藍田北碧雲道路旁山坡設置車站。擬議的順安站亦將設置於順安道靠近聯合醫院,並於順安道增設有蓋行人通道,配合現正在秀茂坪道建造的有蓋行人連接設施,方便市民更便捷及舒適地前往醫院。
就系統延伸至慈雲山等地區的建議,政府會在設計上預留空間保留日後進一步向西北延伸系統的可行性。新走線上擬議的9個車站,在技術可行及空間容許的情況下,均將設於人流較集中和便捷的位置。政府亦建議於馬游塘設置新走線車廠,用地面積約6公頃。
運輸及物流局正參考去年11月收到的35份來自本地、內地及海外供應商及營運商提交的意向書,以敲定系統的技術細節、推展方式及財務安排等,目標是爭取於明年內完成法定程序及招標,並於2027年批出項目合約,將在標書內訂明要求投標者盡快完成建造工程,期望於2033年或之前通車。該局將於下周一就最新走線諮詢觀塘區議會。
多名觀塘區居民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均表示,樂見特區政府終就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確立最新方案。順利邨居民林先生表示,多年來利用巴士及小巴接駁地鐵,「我平日清晨五六時已出門工作,交通雖然較暢順,但每當下班回家或節假日時,順利邨巴士站擠滿人,不時要等兩班車才擠上車,亦已無位坐。」他對集運系統充滿期望,相信能有效疏導交通高峰,「順利邨部分道路經常出現交通擠塞,嚴重時會塞上半小時,日後會傾向選擇鐵路出行,免受塞車之苦。」

居民盼鐵路早日修到家門口
該邨另一名居民梁女士表示,一家人望穿秋水只等鐵路落成,「區內不少屋邨均位處山上卻沒有鐵路直達,不少鄰邨邨民為了方便乘車,更會專程過來順利邨巴士總站『霸位』,令我們出行非常不便。」她續說,東九運輸系統已討論多年卻遲遲未見落實時間表,「我小學四年級已住在這邨,如今女兒大學畢業、媽媽亦白髮蒼蒼都仍未見到鐵路落成,希望政府能夠加快興建速度!」

秀茂坪邨同樣位處觀塘半山,該邨邨民陳女士表示,因行動不便無法走遠路,每次只能乘搭的士前往聯合醫院求診,「附近幾條邨僅這間醫院,即使小巴亦無法直接抵達醫院門口,十分不便。」她認為,該邨附近設鐵路站,大大方便求診人士。

除了當地居民進出不便,有到訪該區的市民亦向記者表示,「相約了親友才會來這一帶,交通十分不便,故選擇乘坐Uber前往,現在如非必要也不會來這區,希望日後通車便利居民及訪客。」
【議員回應】連接區內主要屋邨 站距「剛剛好」
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最新方案出爐,曾任港鐵工程師的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一般使用傳統重鐵的工程造價會比今次的輕型集運系統高數倍以上,因為該系統的結構基建相對輕盈,整合程度高,「加上東九龍地理條件不適合建設重鐵,否則造價會更高昂。」對於7公里路線共設9個站,他認為是合理安排,兼顧了區內的主要居住點,「這個集運系統本來就是介乎巴士和重鐵之間的公共交通,這個站距其實剛剛好。」
自備電池驅動慳錢安全
綠色集運系統將用列車自備動力電池驅動,因此無需建設高壓電網,大大減少造價,惟有意見擔心不夠安全。張欣宇解釋,以城市集運系統而言,所有列車都是由電力驅動,分別只是用動力電池抑或高壓輸電網。他表示,目前輕型電動列車的電池技術、信號系統乃至整個安全管理體系已非常成熟,且香港對集體運輸系統的安全性有很嚴謹的規管,市民大可放心。他希望特區政府未來為系統招標時,不要只着眼於造價,應更着重競標者的營運能力,確保能夠提供媲美重鐵的穩定與高效營運服務。
倡成立地區諮詢委員會
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感謝特區政府接納地區意見,增設藍田北站,並在多個站點新增行人連接設施以駁通車站、民居與周邊社區設施,方便市民出行。他續說,擬建走線在藍田北至油塘東的過山段才需要使用隧道,相信已能盡量縮減興建費用、減少技術難度,加快項目建造落成。他希望未來承辦商能盡快縮短工期,令區內居民早日受惠,「以我了解,日後的招標文件都有一個『鬥快』的條款,就是如果建造期愈短、愈早啟用,成功中標的機會便較大。」他建議政府在確認承辦商後成立地區諮詢委員會,定期向社區持份者報告進度。
機場快線擬加價9.4% 預計6月生效
港鐵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運算結果昨日出爐,計算後得出的結果為+1.45%,由於調整幅度介乎±1.5%之間,未觸及加減價的門檻水平,故今年港鐵整體票價維持不變,但該+1.45%調整幅度將會轉撥至明年票價調整時計算,原定延至本年度實施的合共+1.91%調整幅度,亦會順延一年,連同去年按「負擔能力上限」安排於2026年實施的+0.05%調整幅度,順延一年至明年處理,三項合計為3.41%,換言之明年「座底」已有3.41%加幅。
另外,港鐵公司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顯示,機場快線自1998年通車至今已約27年,只曾在2017年調整一次票價。現時機場快線由香港、九龍及青衣站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八達通成人票價分別為110元、100元及65元。為確保有可持續的收入以應付不斷上漲的營運成本及鐵路資產更新的投資需要,建議調整機場快線票價,整體調整幅度為9.4%,比上次2017年調整至今的累積通脹率13.8%為低。
新建議的票價,成人八達通往返市區車站及機場站或博覽館站,票價上調5至10元;成人單程票往返市區車站及機場站或博覽館站,票價上調10至15元;成人八達通/單程票往返機場站及博覽館站,票價上調1元;成人「即日來回博覽館特別車費優惠」上調8至10元;及成人往返市區車站至機場站/博覽館站的30日內有效來回票票價上調10元。新建議的票價預計將於今年6月內生效。
港鐵指出,在調整票價的同時,公司會推出不同推廣優惠,包括團體票票價維持不變半年、今年暑假及聖誕都會提供小童免費優惠,並繼續提供免費港鐵接駁優惠、即日來回機場免費回程等。至於機場員工八達通優惠票價今年將維持不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本周五(25日)將就有關建議和港鐵票價調整進行討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