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技術經理人」在2022年作為新職業正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歸為第二類「專業技術人員」,為長期在技術轉移領域一線活躍的從業者正式確立了職業身份。近日在廣州舉行的2025年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上,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正式揭牌,這是全國首個AI驅動、全國聯動的成果轉化合夥平台。在該平台下,通過「AI+產業鏈情報+全國協作網絡」,構建起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體系,創立「技術經理人合夥制」嶄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國需求、全國解決」的開放式成果轉化樞紐,加快成果轉化進程。

全國首個以實體化、市場化模式運作的成果轉化合夥平台—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在廣州揭牌。敖敏輝攝

大會上,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魏建國表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技術經理人將達到10-15萬人的規模,特別是對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技術、經營、法律、財務精通的專業化複合型人才將達到5萬人以上。他呼籲,要盡快建立中國特色技術經理人體系,並建立全國性技術經理人行業協會等平台。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原二級巡視員、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會長周木堂結合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表示,要強化技術經理人在人工智能成果轉化中的作用,優化大灣區創新生態體系。

「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旨在為技術經理人提供更多的業務場景和工作機會,確保技術經理人有活幹、有場景,推動技術經理人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事長秦海鷗表示,將致力於建立技術經理人能力分級分類評價標準,與來自科技成果轉化各環節、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共同參與了技術經理人分級教材的編制。從科研助理的潛心鑽研,到項目經理的統籌規劃;從技術經理人的精準對接,再到科創合夥人的戰略引領,灣創技術經理人事務所將構建起一套全周期培養、生態化賦能的技術經理人職業成長體系。

大會還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知識城基地運營簽約儀式,該基地作為大灣區國創中心的核心支撐平台,致力於構建產、學、研、資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聚焦知識密集型產業,引進和培育高成長性企業,整合創新資源,成為科技創新孵化與創新產業落地的首選載體和高端載體示範平台。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