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趙臣 合肥報道)4月22日,內地AI硬件企業未來智能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 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與上海國投孚騰資本聯合領投。今年1月,未來智能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 A輪融資,萬物創投領投,初心資本跟投,重點用於未來智能算力突破及算法服務的提升、產品矩陣的持續迭代與擴充、海外市場的建設拓展,以及線下渠道布局的完善。
據介紹,2022年以前,AI硬件市場的競爭焦點主要集中在算力、精度等技術參數的比拚,硬件本身則主要用於展示技術可能性,忽視了實際應用與場景適配性。但近兩年來,隨着AI技術的日益成熟,市場開始意識到「算力過剩」與「場景缺失」之間的矛盾,用戶在購買決策上也更加關注產品的實用性,而不單單是技術先進性。AI硬件市場,正經歷從「技術狂歡」到「場景務實」的深刻變革。
AI硬件產業處於轉型關鍵階段
這種價值轉向也重構了資本市場的投資邏輯——「當前AI硬件產業正處於從『功能創新』向『價值創造』過渡的關鍵階段,唯有那些能精準把握場景本質、構建差異化價值錨點的企業,才能在規模化競爭中佔據先機。作為長期投資者,我們更關注底層技術創新與產業需求側的動態平衡。」上海國投孚騰資本合夥人章錕道出行業共識,而未來智能的連續融資,恰恰踩中了這場「場景革命」的鼓點——當多數公司還在追逐「全能型AI」的幻想時,其早已通過辦公會議場景的縱深挖掘,構建起屬於自己的差異化壁壘。
早在2011年,深度學習尚未成為行業標配,時任科大訊飛智能助手業務部總經理的馬嘯便已經開始帶領團隊啟動AI助理的研發。構想最初,馬嘯及其團隊也曾試圖打造一款全知全能的AI助理,但幾番嘗試後發現,無論是技術水平的局限性還是產業生態環境,都決定了AI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做到全面且「有用」——「一個全能的AI平台意味着要把各行各業都吃透並重做一遍,這不僅難度很大,還會造成平台與現有應用生態之間的博弈。相比於全能助理,AI更務實一點的機會,來自於垂直領域。」馬嘯說。
2021年,馬嘯帶領團隊正式成立未來智能,並將「垂直」、「務實」植根於公司的底層戰略——深耕辦公會議這一高頻剛需的垂直場景,為職場人打造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垂直AI助理。而硬件作為AI技術在物理世界的眼睛、耳朵,是未來智能看好的能讓AI走到用戶中去,且立刻就可以產生實用價值的最佳載體。
AI會議耳機是未來智能面向辦公會議場景率先推出產品形態,耳機兼具私密性、便攜性和交互友好性,是智能體的天然入口,「天然」二字,恰也是啟明創投合夥人王世雨關注的重點:「從投資人角度來看,把AI技術生搬硬套進一個企業本身熟悉擅長的場景中,遠不如在一個用戶非常熟悉且高頻使用的天然場景中更能釋放AI的潛能與價值,我認為會議+耳機,就是非常天然的落地場景。」
細分領域龍頭獲投資者青睞
2021年至2024年,未來智能陸續推出訊飛AI會議耳機系列產品,集中於辦公會議場景剛需,延伸出錄音轉寫、同傳聽譯、摘要總結、待辦提取、AI問答、AI嘴替等多項實用的AI功能。據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統計,2023-2024年上半年,在AI會議耳機市場,未來智能品牌合計銷量及銷售額均位列第一。2024年「雙十一」全周期,訊飛AI會議耳機銷售額同比增長59%,穩居各大電商平台AI耳機品類榜首。
啟明創投合夥人王世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投資決策中,「抓細分領域龍頭」是降低風險的重要原則。此次選擇投資未來智能的核心原因,就是在於其產品精準錨定商務會議場景,將AI技術與耳機硬件自然結合。在用戶已有習慣的基礎上,通過AI實現功能升級、助力辦公效率提升,這種「場景優先」的落地邏輯更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
馬嘯表示,做人工智能產品,就是要以人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為原則,想像人作為助理在特定場景下的行為,而產品,應具備比人更敏銳、更準確、更能記住並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特點,未來智能正在考慮未來如何才能更好的輔助多人會議場景以及使用PC等多樣化設備的會議場景,並圍繞這一方向持續開發新的產品形態,不僅滿足耳朵「聽」的需求,還要滿足眼睛、大腦的替代需求,幫助用戶更好的看、更高效的思考。
隨着產品形態的持續創新與海外市場版圖的加速擴張,未來智能冀在辦公會議這一細分賽道,開拓新的增長極,而這也是本輪融資資金重點投向的使用場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