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劉蕊 河南報道)在2025中國(安陽)國際漢字大會期間,「AI助力甲骨文研究考釋與活化利用邀請賽」正式啟動。全球學術界、科技界及大眾群體甲骨文愛好者均可參加。

作為漢字源頭與文明基因的甲骨文,在現存4500餘字中仍有3000多個「未解之謎」。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劉永革在啟動儀式上介紹,「AI+甲骨文」大賽旨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甲骨文領域的創新應用,構建「學術研究-技術突破-大眾傳播」的全鏈條保護傳承體系。

本次「AI+甲骨文」大賽依託「數字甲骨共創中心」的殷契文淵、甲骨文AI協同平台及「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向學術界、科技界及大眾群體設立3大賽道。
在AI甲骨文研究邀請賽的學術賽道,全球跨學科團隊將基於全球最大甲骨文數據集「殷契文淵」,聚焦文字釋讀、甲骨綴合等核心課題,重點攻關新字釋讀與多維論證,成果將為古文字研究提供體系化突破。
AI甲骨文算法挑戰賽的算法賽道則面向技術攻堅,通過AI自動綴合未公開碎片、智能識別重片,為甲骨整理效率提供數智化引擎。
AI甲骨文煥活創意賽的大眾賽道則借力AI工具,邀請創作者以動態字庫、虛擬展品及劇情短視頻重塑甲骨文表達,並聯合甲骨文科普達人李右溪發起「當甲骨文遇到AI」特別視頻賽題,推動古老文字以鮮活形態融入現代數字語境,激發大眾對甲骨文的興趣。
劉永革介紹,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研究古文字也需要人工智能的幫助,於是開發了「殷契文淵」AI協同平台。該平台有清晰的甲骨文圖像,專家可以在該平台上協同研究。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數字文化實驗室負責人舒展表示,經過3年努力,這個全球最大的甲骨文數據化平台極大地提高了甲骨文考釋、研究、學習的效率。希望通過這次大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促進甲骨文的研究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