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在嚴峻的貿易挑戰下,以出口為導向特別是美國市場佔據較大份額的企業面臨較大挑戰。有企業表示,不論是短期應急還是長期戰略布局,正「窮盡一切辦法」尋求破局之道,目前已取得積極效果。
20日,2025大灣區創新生態大會上,舉行了「技術自主創新與產業鏈安全」主題對話活動,與會企業分享應對美國加徵畸高關稅的做法。
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是內地領先的致力於為生物實驗室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數量逾千種,包括生物實驗室耗材、生物工藝耗材、生物試劑、實驗室儀器、醫療器械等。
「美國和歐洲是我們的主要出口市場,高峰時佔據公司銷售總額的80%。因此,美國對華加徵高關稅,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潔特生物董事長袁建華說。
袁建華提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早在5年前,潔特生物就開始提前布局,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考察,為產業鏈布局做準備,以盡量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如今,美國加徵高關稅,更堅定了公司的決策部署。就在美國密集出台關稅政策幾天中,潔特生物加緊籌劃在馬來西亞設廠計劃,預計半年內布局產線。
「我們在美國每年有數億美元銷售額,高關稅下,我們也絕不輕言放棄這部分海外銷售額度。馬來西亞設廠後,相信在不長的時間內,立足東南亞面向全球,有望取代歐美市場一半的銷售額。」袁建華說,但這也不意味着會放棄美國市場,依然會盡最大努力保持合作關係。
事實上,這只是潔特生物應對貿易挑戰的四大舉措之一。袁建華指出,中國生命科學實驗室耗材市場規模約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外品牌市場佔比高達70%(約210億元)。美國對華加徵高關稅,中國進行了反制,美國競品進入中國同樣受阻。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國產替代的機遇。為此,潔特生物近期果斷作出決策,積極搶佔這部分市場份額,爭取拿下外國品牌份額當中的三分之一,即將公司國內銷售額擴大50億元以上。
袁建華表示,如果說海外設廠和從外國品牌手中搶份額是應急之舉,那麼新開拓實驗儀器設備和試劑業務板塊、進軍醫療康養領域,則是公司應對外部挑戰的長期戰略。他透露,潔特生物已經組建或入股了新公司,目前效果已經顯現。
醫療康養領域的布局也有了實際動作。近日,潔特生物兩期投入6億元建設專科醫院、養老機構的項目已經獲批。
袁建華表示,在當前全球貿易格局、經濟格局大變革的特殊時期,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資企業,只有「絞盡腦汁」,盡一切可能探索破局之路,才能夠在不利環境中謀得一席之地,甚至在未來全球經濟、貿易格局重塑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活動上,視源電子、京信通信等科技企業負責人還圍繞技術自主研發、產業鏈開放與創新等進行分享。他們表示,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已經引領全球,如今,面向全球開放式進行產業鏈共建共享,將使得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佔據有利位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