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劉蕊、實習記者任舜丞 河南報道)「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上的根,漢字則是中國人的靈魂。」華語流行音樂作詞人、導演方文山20日來到安陽參加「漢字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主題論壇」時分享道。他認為,漢字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千古不離的特性,即漢字的寫法和含義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基本未變。「漢字的存在,凸顯了人類思維的多元性與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在會上方文山還分享了他對漢字文化圈的見解。漢字文化圈涵蓋了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在歷史上都深受漢字文化的影響。方文山指出,漢字在某些歷史時期,猶如東亞的拉丁文,成為學術和文化的通用語言。例如,日本的天皇年號「昭和」 便取自《尚書》中的 「百姓昭明」,而「協和」則源於《史記》。這種跨文化的文字使用,體現了漢字的深遠影響力。方文山還提到,漢字的表意特性使其在進入AI時代後,反而成為一種優勢。漢字的組合可以形成豐富的詞彙,為AI技術的運算提供了獨特的便利。這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漢字文化在新時代的延續與創新。
在分享如何讓漢字在國際傳播中發揮更大魅力時,方文山認為,通俗文化與書法的結合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他指出,影視作品可以成為漢字傳播的重要載體,通過表演和視覺呈現,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感受漢字的魅力。此外,書法作為漢字藝術的代表,其獨特的美感和文化價值,可以通過通俗文化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學習。
在談到漢字與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時,方文山表示,漢字不僅是一種交流工具,更是中國人的精神寄託。他說,「天下」這兩個字,代表了世界和空間,體現了漢字的深刻內涵。漢字的每一個字,都蘊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歷史記憶,是中國人情感和思想的表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方文山還分享了一些與安陽有關的創作靈感。他提到,安陽作為甲骨文的出土地,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在看到甲骨文文創「心」字胸針時,他感慨道:「3000年前的老祖宗就在比心,這很具象,蠻有意思的。」這種對漢字的感悟,也體現在他的作品中。他表示,如果為安陽創作一首歌,關鍵詞肯定會是甲骨文和青銅器,因為這兩個元素本身就足夠豐富,能夠展現安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面對漢字的未來,方文山充滿希望。他說,漢字在新時代的傳播,需要創新與多樣化的方式。通過結合現代科技和藝術形式,漢字可以煥發新的生機。他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漢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漢字在國際舞台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