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蝶

北上消費已是很多香港人喜愛的消遣,理由總是離不開費用大約是香港的三分之一、選擇多和服務好。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一次我在深圳眼鏡店便有很不愉快的經歷。

那次我陪友人到福田區一座眼鏡店大廈內選購眼鏡。整幢大廈都是眼鏡店,我們隨便走進一間頗大規模的店內,操不純正粵語的售貨員努力招呼我們。

友人選了3款眼鏡來比較,售貨員開的價卻比我們想像中昂貴,我坦然告訴她開價太高。忽然,一名應是香港人的男士擺出一副權威大爺的姿態坐下來。他聽到我嫌貴,便說價錢已比香港的少三分之一。我說這就不對了,應該是香港的三分之一價錢才對,我知道他在混淆我們的腦筋。他見不成功便轉為吹噓他的產品的功能和質素,我卻指出我們在羅湖區的眼鏡店舖購買的產品都有他口中的功能,卻便宜數百元。

他不忿我們沒有被他的權威感懾服,回敬我說︰「我沒有看到你們在羅湖區購買的眼鏡,不能把你的話作準。」他的潛台詞是︰「你沒有真憑實據,說什麼也可以啦!」我聽後雖然不悅,仍保持禮貌忍耐着。再周旋一會後,他仍說其他店舖沒可能那麼便宜。我不想再在此點上爭拗,浪費時間,便盡最後一分力打圓場說︰「也許我們是羅湖店的熟客,老闆給了我們優惠吧﹗」豈料此人不感謝我設的下台階,還說︰「仍是那一句啦﹗我沒有看過實物,不能確實你口中的眼鏡是否真是那個價錢。」

這句話令我惱了。我可不是來吵架的,便拋給他一句:「這兒不是法庭,我不需要拿證據給你證明我說的是真話。」女售貨員知道不妙了,欲岔開話題,忙請友人驗眼。友人說:「既然價錢談不攏,便不需要驗眼了。」便與我一起離開。我不需要售貨員卑躬屈膝地討好顧客,但是有禮卻是必須的。此人一副「我係董驃,我講馬你要聽」的氣燄,我們可不吃這一套呢!他不知道他這一下起碼失去4宗生意,因為我們的家人都說稍後也會來配眼鏡。

相反,我上星期在港島一家放題火鍋店卻遇上一名很窩心的年輕女侍應。我的朋友不喜歡以二維碼點餐,便問侍應可否以實體下單紙點菜。侍應很為難,因為餐館沒有印製下單紙。於是,她主動用自己的手提電話代我們下單。在那3個多小時中,我們不斷點菜,她便一直為我們提供額外服務,難得的是她一直掛着笑容。我們非常欣賞她的服務,私下給她小費。仍是學生的她不習慣收取小費,連忙退後不肯接,要我們多費唇舌她才尷尬地接過。朋友更抓着火鍋店老闆向他讚揚這名員工。老闆很開心,答應加她工資。

同樣是服務,沒經驗的做到皆大歡喜,老江湖的卻不懂珍惜客人,真弔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