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舉行2024-25年度「卓越及共融實踐大獎」頒獎典禮——港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香港大學早前舉行2024-25年度「卓越及共融實踐大獎」頒獎典禮,表彰五名在推動共融及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方面有卓越表現的教職員。本屆的得獎者均由已登記特殊學習需要支援服務(SEN Support)的學生提名,再經評審嚴謹選出。被提名的教職員除了提供基本和合理的調適外,更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並採用科技來支援學生,他們對學生的關懷和鼓勵,讓一眾學生跨越障礙、發揮潛能。

港大副校長(教學) 何立仁迎辭時強調,共融是融匯於港大的教學願景「3+1Is」(藉國際化、創新性及跨範疇發揮其影響力)之中,是學生應具備的價值觀。

評審之一的平等機會委員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表示,大學教職員在推動校園真正共融擔當重要角色,透過改變校園文化,創造一個尊重多元能力的環境。

專題討論探討在支援有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方面的成就與見解——港大圖片

在典禮的專題討論會上,港大學生事務長謝樹基與一眾得獎者探討他們在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方面的卓越成就與見解。其中教育學院高級講師盧敬之分享指,SEN學生與一般學生同樣勤奮、聰穎,並不應把他們視為殘障;法律學院講師鄭寶珊則蒙炭,一個具接納性的環境十分重要,讓SEN學生可以自在地分享自己的需要。

此外,港大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副教授金由美更指:「學生就像你的手指一樣,他們有不同的長短及功能,而你需要他們每一位,也同等對待他們。」另建築學院實務助理教授余家聲提及,科技可以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例如實時字幕軟體。而在科技不合適使用時,提前預備及與學生充份溝通是至關重要的。

港大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輔導及心理培育總監林潔儀則希望未來繼續攜手努力,為SEN學生帶來正面的改變,為港大及社會創造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