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賀鵬飛 南京報道)2025年4月17日是《馬關條約》簽訂130年紀念日,今年又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暨台灣光復80周年,海峽兩岸團體當天在南京共同舉辦「鑒往知來·復興中華——《馬關條約》史料展」,再現從甲午戰敗到台灣光復的滄桑歷程。兩岸歷史學者、抗日志士後人、台胞台屬代表等百餘人齊聚一堂,以史為脈、以情為紐,共話復興偉業。
本次史料展由南京市台屬聯誼會、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南京市檔案學會聯合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等兩岸民間團體共同舉辦,展覽地點特意選在《南京條約》議約地靜海寺。展覽以「屈辱、抗爭、復興」為主線,共展出百餘幅歷史照片及實物原件。台灣抗日志士丘逢甲後人通過視頻,講述「誓不臣倭」的誓言:「祖父的血性,是兩岸共有的精神火種!」

「回顧這130的歷史,兩岸真的是同根同源,兩岸永遠是分不開的。」台灣文史學者、《晨報》社長鈕則堅在參觀史料展後感慨道:「兩岸同文同種,不要忘本,要飲水思源。我們從小就認為我們就是中國人,我們的家都在這裏,我祖父的墳、我的祖宅都在北京。所以我們希望兩岸要多了解、多往來,這個結是分不開的。」
兩岸嘉賓還在靜海寺共植七株丹桂,並誓言「以史正魂,以心連心」。正如現場一位台青所言:「今日我們觸摸歷史的傷痕,明日必將見證民族的復興!」

責任編輯:
梁存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