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兩餸飯店自新冠疫情開始後愈開愈多,截至現時數目已突破600間。當中,位於油麻地彌敦道的權發小廚(權發),曾出現晚飯時段多逾300人排隊買外賣盛況;老闆吳偉權坦言,他的成功除了帶點運氣外,最重要是員工上上下下夠努力,而且炮製的菜式性價比又高。「權哥」更毫不諱言指,夢想權發未來在全港18區,區區都有舖。
採、攝:《香港仔》記者康志強
被喻為「窮人恩物」的兩餸飯,受惠於禁堂食令,於疫情期間急速崛起,而權發因此一「舖」成名。在2021年底疫情肆虐本港時,權發在油麻地彌敦道義順牛奶舊址開業不久,就創出日賣千盒兩餸飯,店外晚飯時段買外賣的人龍多逾300人,蔚為奇觀。然而,人稱「權哥」的吳偉權回想起來也覺捏一把汗,「開業頭3個月,油麻地店嘅人要一直做到晚上6點才食到午飯,廚房更加飯都冇得食要食代餐,真係辛苦到透頂!」

講起權發,現時已成為業界「明星」,但原來開業之初,背後有段故事。「權哥」指,當初租用油麻地舖時,並非其心目中的理想位置,「當初我哋四圍去搵舖,但發現油麻地呢個舖,雖然話就話喺正油麻地彌敦道及鄰近港鐵站口,但路段偏偏十分靜局,行人不多。所以,我哋租舖後,初時很多人都唔睇好 ! 」誰知道,油麻地舖開業後迅即日日大排長龍,令外界大跌眼鏡。究竟是否獲疫情帶挈時勢造英雄?「權哥」認為,雖然當時坊間已有不少兩餸飯店,好像三洋、岱民等等,然而,他相信權發的成功,是來自努力再加幸運。
行業勢頭下跌迎淘汰戰
隨着時間推移,本港疫情結束後,兩餸飯店數目繼續增長,而權發亦先後增設佐敦店、觀塘店和最新的銅鑼灣店。但「權哥」就指,其實對兩餸飯的前景不太樂觀,理由是市民北上消費熱潮及市場開始飽和,「我感覺現時兩餸飯行業勢頭開始下跌緊,市場將會有一場淘汰戰。」不過「權哥」相信,雖然現時本港經濟不好,對兩餸飯生意有影響,但始終市民已習慣買兩餸飯食,「疫情過後,打工仔習慣買兩餸飯,而且價錢唔貴,人人都食得起,買回家食又好過自己煮。好似我哋有唔少客人,會一次過買5、6盒,甚至8、9盒拎走。」


現時權發兩餸飯每盒43元、三餸飯每盒53元、小菜每盒53元(最多可選兩款)。權發為何如此受歡迎,成為打工仔的首選飯堂?「權哥」就認為,主要原因是離不開菜式選擇多,而且即炒即出,新鮮兼抵食。他形容,權發不是坊間最便宜,但絕對是坊間性價比最高。

利錢唔高賺的是辛苦錢
除了家常菜,權發亦會供應時令菜式,如冬天有臘味糯米飯、羊腩煲;不定期或過年時更有百花釀蟹鉗、炆乾鮑、生猛龍蝦、雞煲翅等等,限量供應,全都大受歡迎。「好似百花釀蟹鉗咁,年卅晚我哋一間舖可以賣晒一千隻,但我哋每隻售價只係30蚊,質素媲美酒樓,但價錢就平咗一大截。」「權哥」自豪地說。總結多年來的經營經驗,「權哥」得出一套成功秘訣,「兩餸飯利錢唔高,必定要靠做到量大才可生存,因此每間店嘅流量要計到好準,我哋出餸通常會出到晚上8點,基本上每日各店會有逾30個餸,每日大致都可以賣清。所以,我哋賺嘅係辛苦錢!」而當「權哥」說起「辛苦錢」三個字時特別有些感慨,「呢幾年做兩餸飯後,覺得打工仔好慘。好多人晚晚都要到8、9點先買飯食。」兩餸飯淘汰戰看似將一觸即發,面對這場硬仗,「權哥」更信心十足,笑言夢想有一日,在全港18區都有權發舖頭。「權哥」為何如此自信,其賢內助Kitty的一番話就足以印證,「權發有一位敢稱全港最勤力的大廚,他(權哥)今年60歲,仍每日都會穿梭分店親自落場炒餸。」

夾餸阿姐開高薪都唔易請
早在權發小廚油麻地店開張不久,就曾因為在店外張貼一張標示月薪18,000元、兼職時薪65元請夾餸阿姐的招聘單,引起網民熱議。可是,據老闆娘Kitty表示,原來要請夾餸阿姐並不容易,「疫情過後,見工嘅人係有好多,但要請到啱用嘅人就唔容易。情況就好像要搵到好嘅伙計同要搵到好嘅老闆一樣咁難。」Kitty指,「以新開張嘅銅鑼灣店為例,我嘅夾餸阿姐團隊,一更起碼要有6、7人,全日就要十幾廿人,當中包括個別係我由油麻地店借調過來資深嘅阿姐,帶領其他同事,才可以應付得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