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永愛)近日,「綠電同行 青創未來」深港青年綠色能源研學行在深圳舉辦。活動旨在旨在推動深港青年深入交流,持續引領兩地青年創新創效,助力「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吸引更多香港青年科學家積極來深投身綠色能源轉型創新實踐,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低碳建設。當天,80多名來自深圳和香港的年輕人齊聚一堂,他們不僅學習交流了最新環保科學技術,還實地探訪多個綠色能源基地,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低碳發展出謀劃策、貢獻智慧。

研學行組織深港青年前往深圳供電局職工創新基地、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生產指揮中心和大梅沙碳中和實驗園區參觀,進一步了解深圳綠色能源領域創新成果。在深圳供電局生產指揮中心,青年們彷彿來到科幻電影控制室,一屏展現整個深圳的實時電力脈搏。工作人員演示了5G機器人自動巡檢變電站,無人機在高壓線上「脈問診」,還有能透視地底的電纜隧道三維地圖。AI安全監察系統,則是能智能識別到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

當青年們乘車到達大梅沙碳中和實驗園區,彷彿來到了「未來生活樣板間」!這個佔地6個足球場大的園區藏着八大環保黑科技:會「呼吸」的零碳建築、能跟電網「對話」的充電樁、樓頂的空中花園發電站……「沒想到深圳的環保技術這麼先進!」一位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興奮地說,「這次交流讓我對新能源行業有了全新認識,希望畢業後能來深圳發展。」
深港合作開拓應用場景
據了解,此次研學行邀請了中華電力集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中國廣核集團、深圳能源集團、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等來自深港兩地的高校教授、企業專家參與分享交流。

創新分享會上,10位來自能源領域高校、企業的青年代表聚焦新型電力系統、綠色能源發展、車網互動等前沿技術進行了分享交流。
「很高興在深圳與大家共同開展交流研討,期待我們通過技術交流,認識更多粵港澳大灣區的專家朋友,碰撞出更多創新火花,發現更多合作方向。」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副主任卜思齊副教授表示,在科研方面他們和南方電網保持了密切的合作與交流,他常常到深圳參與學術交流活動,南方電網也會輸送青年專家骨幹到香港理工大學做交流培訓。「香港高校較強的科研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可以找到更為廣闊的產業應用場景,深港合作能更好地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