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朱順傑 通訊員王嫣然 合肥報道)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土壤」。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經開區,持續厚植的創新沃土正為春日的經濟發展助力。今年一季度,全區新簽約項目23個,同比增長187.5%。

24小時在線 惠企安商「小事」不小

陳茂森來自合肥包河城投公司,也是合肥包河經開區國檢中心的企業「店小二」和項目「服務員」。據介紹,前陣子坐落園區的企業利氪科技反映生產設備發生故障,他們便立即趕過去,通過現場排查入戶電壓、設備故障碼,最終幫助找到問題所在,目前企業已經恢復了生產。

據悉,利氪科技線控底盤生產基地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底盤關鍵部件研發中心、實驗室及數字化車間等,一期預計產能30萬套,產值1.4億元人民幣,目前正緊鑼密鼓開展設備調試和投產前的驗證準備工作。

「企業再小的事,對我們來講都是大事。」陳茂森直言,「服務企業工作,沒有那麼高大上,都很細碎。從客商考察到簽約入駐,從園區推介、政策宣傳到落地手續審批、裝修協議簽訂、電力增容申請、圖審環評驗收等等,各環節遇到問題我們都會幫辦帶辦。」

合肥包河經開區國檢中心以新能源汽車、檢驗檢測、低空經濟等為主導招商方向,積極推動「工業上樓」,建設「智造」空間。「在這裏,項目是研發辦公生產一體化,我們的宗旨,就是在企業有需要時找得到人、解得了難、辦得成事,讓企業覺得這裏環境不錯,願意來,也願意留。」

按照「一企一檔」要求,當前,陳茂森和同事們正在對園區企業基礎資料進行全面梳理和動態更新。「這份持續更新的數字『成長檔案』,不僅能為政策匹配提供精準依據,也會為後期園區運營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通勤省時40% 定製專線獲「點讚」

日前,合肥包河經開區企業公交通勤專線正式開通。這條全長7公里的環形微循環線路,精準對接軌道交通5號線大連路站與產業園區,使企業職工通勤時間平均縮短40%。

「以前要麼打車、要麼騎共享單車。現在十分鐘就能到,專線的安排也很用心。」企業員工舒慧芳說。出站乘公交、下車進園區,對同樣在沿線上班的企業員工施碧瓊來講,早上再不用那麼趕了。「從地鐵站出來走兩步就是公交站,兩三分鐘也就發車了,非常方便。」

此前,園區與最近地鐵站存在2.3公里斷點,高峰期換乘耗時達25分鐘。面對不少企業反映的通勤訴求,包河經開區聯合合肥公交集團建立三方聯動機制,「管委會—公交—企業」協同發力,經過一個月的深度調研,實地走訪大連路沿線產業園區、企業單位、重點社區,駐點觀測早晚高峰通勤動態,線上線下收集1500份有效問卷,並由此推出精準匹配需求的「潮汐式」定製公交服務。

據了解,新開通的大連路接駁專線採用「微循環+定時定點」模式運營,串聯軌道出站口、產業園區以及居民小區,共6個重點站點。早高峰發車間隔8分鐘,全程平均用時僅需15分鐘,有效解決了近萬名職工存在的通行問題。

超120萬平方米 綠化養護正當時

整地、並苗、補植,栽植爬藤月季,修剪法國梧桐……最近,合肥包河經開區北京路、南淝河路、繁華大道、花園大道等路段,每天近百名工人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綠化管養工作。自2023年春季起,「花漾包河」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該區結合城市道路建設提升、城鄉環境衞生整治、園林綠化日常管養等,在城市「美學」上下功夫。

「整個園區的綠化養護面積有120多萬平方米。搶抓春季有利時節,我們全面開展綠化養護,積極塑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園區形象。」包河城投公司城市運營部負責人王蕾蕾介紹,開春以來,公司已先後整地並苗約2萬平方米;路段補植約6000平方米;色塊修剪約4.5萬平方米、喬灌木修剪約8000餘株。下一步,結合「花漾包河」部署,還會打造「示範路」,為企業發展營造更舒心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