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早前,無意中看了央視一套午夜重播的電視劇《幸福草》,名字有點文青味,最初以為是有關年輕人談情說愛的故事,查閱資料才知,原來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以菌草技術扶貧為主題的作品,而且是到國外扶貧。當然,最主要的是,也很好看!

這齣24集電視劇以「中國菌草之父」、福建農林大學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及其領導的菌草研究團隊工作為原型及素材,以「菌草援外」為主線,一方面講述中國科學家如何到貧窮國家傳授菌草技術,幫助當地人栽培菌菇而脫貧致富這個宏大使命,另一方面也生動地描寫援外成員的日常生活,包括親情、愛情和友情與他們選擇的事業之間的衝突,以及科研人員在受援國家面對設施落後、語言誤會、文化衝突等問題。

劇中以郭濤飾演的南方某大學菌草研究所研究員黎長歡在其來自南太平洋島國巴馬拉的留學生瓦伊說服下,放棄退休生活,響應國家援外政策,帶領3位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前往該國傳授和推廣菌草技術,幫助當地人透過這種技術種植菌草,藉以大量栽培菌菇而改善自身生活及其家鄉面貌。

過程中,這位懷抱使命感的科學家一方面要承受放棄退休與家人團聚的內疚感,另方面要克服研究經費不足、當地人因不理解而出現抵觸情緖等困難,其間更因地質氣候迥異和設施不足而致科研失敗、誤闖禁區身陷險境等,但堅定的信念促使他繼續嘗試,最終在「不毛之地」種出一串串蘑菇。

劇中呈現了大量的原生態自然景色,以及巴馬拉部落的異國風情,甚具可觀性。根據背景資料推測,劇中的巴馬拉應該是指「菌草援外」第一站:巴布亞新畿內亞。但該劇並不在該國拍外景,而選在福建農林大學開機,主要場景也在福州市、南平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包括影視劇熱門拍攝地福州三坊七巷。

主角黎長歡雖然肩負推動國際減貧合作使命,有其家國情懷和對事業執着的一面,卻不是高高在上的「偉人」,而是有缺陷和不足的凡人,他和團隊成員在面對困難和親人不理解時,也曾有過動搖、猶豫,其中在劇情中段講到他與留學新加坡並在當地從事金融業的長女的多次衝突和爭吵,就非常真實和人性化,不但折射父女不同的生活觀,也反映生長於不同年代和環境的兩代人的觀念衝突,卻在親情主導下最終互相諒解並同行。

雖然主題講「菌草援外」,卻由「情」帶動,從家國之情,到細膩、溫馨的親情、愛情和友情,生活氣息濃郁。小小的幸福草寄託着中國科學家的深情,也成為中國人撒播大愛的共情紐帶。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