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周在港上市。港交所證券產品發展主管羅博仁今日網誌撰文表示,上周迎來的新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只是第一步,預期同類產品陸續有來,他亦認為虛擬資產及備兌認購期權ETF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羅博仁表示,2022年12月推出虛擬貨幣ETF後,市場可在受監管的情況下投資加密貨幣,市場流動性大大提高,也吸引到許多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其中備兌認購期權ETF能夠透過期權金產生定期的潛在收入流,有一定的下行保障,在市況波動時特別具吸引力,因此越來越受歡迎。
羅博仁又指,將ETF納入滬深港通方面仍大有擴容空間。他提到,本港去年拓寬了發行人的資格標準,增加了合資格ETF的種類,為投資者提供更多跨境投資機會。新的ETF資格標準降低了對平均每日資產管理規模及本地上市股票比重的要求,使發行人能夠構思更多種類的ETF產品。
香港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包括ETF和槓桿及反向產品)是港交所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產品種類在過去幾年亦不斷增加,當中包括亞太區首隻沙特阿拉伯ETF、亞洲首批虛擬資產ETF(現貨及期貨),香港首批備兌認購期權ETF,及最近在港進行跨境掛牌上市的景順QQQ ETF。羅博仁透露,他在與客戶接觸時(不論是發行人還是投資者),可以感受到這些客戶對這個市場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