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流感數字呈下降趨勢,顯示冬季流感季節完結。衞生署和醫管局今(27日)早記者會,講解季節性流感的最新情況。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醫生表示,當中呼吸道樣本陽性比率,由1月下旬至2月上旬高峰期的10.54%,回落到現時的2.3%,公院的流感住院比率低於基線水平,學校或院舍流感爆發宗數也回復至低水平。新冠疫情方面,自三月以來,本港再次迎來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
(文匯報記吳健怡、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周傾芫報道)

徐樂堅說,今季本港主要流行的病毒株是甲一型流感,與季節性疫苗病毒株吻合,流感季期間,成人嚴重和死亡個案有488宗,330人死亡,66%沒有接種流感疫苗,78%患者有慢性病;兒童嚴重個案有10宗,當中7人沒有接種流感疫苗,2人有慢性病, 沒有兒童死亡個案。
他説,對比新冠疫情前的2018至19年冬季流感季節,今季成人嚴重和死亡個案減少兩成,兒童嚴重個案減少六成,相信與更多人接種流感疫苗有關。
新冠疫情方面,新冠病毒檢測陽性比率從0.4%顯著上升至1.7%。同時,污水監測中人均新冠病毒含量亦從100000個單位急劇增加至260000個單位,反映出社區傳播風險正在加劇。
隨着變種病毒株的出現和季節性因素影響,預計每隔4至6個月可能出現新冠病毒的感染高峰。
衞生防護中心強調,接種疫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除了疫苗接種外,市民還應繼續保持個人衞生習慣,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李立業表示,2024至25年度急症室平均求診人數對比上年有些微下跌,極端高求診人數的日數亦減少,每天超過6000求診人次的日數由14日減至4日。
李立業說,2024至25年度急症室平均輪候時間比往年顯著下降,第三類別(緊急)病人平均輪候時間由29分鐘降至24分鐘,而第四及第五類別(次緊急、非緊急)病人平均輪候時間亦大大降低,由193分鐘降至144分鐘。另外,經急症室人院的個案數目大致相若,但所需時間有明顯改善。2024至25年度,等候入院時間超過4小時個案,僅佔入院個案的4.3%。
減輕急症室壓力方面,李立業表示,現時不少急症室的求診人士是安老院舍的長者。醫管局會透過遙距或非遙距的形式,處理院舍中病情較輕微的個案,包括流感等。而長假期期間,普通科和中醫門診內部會協調,於高壓日子特別加強額外名額,以減低醫院和急症室的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