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局「好奇」號火星車團隊發現了迄今火星上最大的有機化合物。(美國航天局視頻截圖)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航天局「好奇」號火星車團隊日前表示,他們通過分析「好奇」號採集的岩石樣本,發現了迄今火星上最大的有機化合物。這表明火星上關聯生命的化學物質可能比之前觀察到的更為複雜。

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周刊上。此次分析的岩石樣本是「好奇」號於2013年5月在火星蓋爾隕坑內鑽取的名為「坎伯蘭」的火星岩石樣本。研究團隊利用「好奇」號上搭載的火星樣本分析設備對岩石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癸烷、十一烷和十二烷分子,這些化合物分別由10、11和12個碳原子組成,是樣本中保存的脂肪酸碎片。

脂肪酸是地球上構成生命化學成分的關鍵分子之一,也可以在沒有生命的情況下通過各種地質過程引發的化學反應產生。

據美國航天局官網介紹,「好奇」號團隊此前曾在火星上發現過一些較小、較簡單的有機分子,此次發現的較大有機化合物證明,人們在火星上關於有機化學方面的發現朝着生命起源所需的複雜性方向發展。

這一新發現為未來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使用更先進的儀器進行分析的計劃帶來希望。研究團隊表示,新發現還增加了只能在生命存在的條件下生成的大型有機分子在火星上保存下來的可能性,這緩解了此前科學家對於這些分子在暴露於火星強烈輻射和氧化環境數千萬年後會被破壞的擔憂。

「好奇」號於2011年11月發射升空,2012年8月在火星蓋爾隕坑着陸,其主要任務是弄清火星歷史環境是否曾適合生命存在。「好奇」號的原定任務期為兩年,後經多次延長,現仍在火星執行探索任務。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