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近年,網約共乘服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政府亦開始研究相關的規管措施,為改善香港點對點交通服務踏出重要一步。網約車平台龍頭Uber今日(25日)就網約共乘服務規管倡議框架原則,與傳媒分享相關建議,指現時全港約19%的點對點交通需求尚未被滿足,未來10年需求仍持續攀升,與傳統的士並非競爭對手,可以互補;並期待政府可建立一個平衡及可持續的規管框架,讓點對點交通的供求自然調節。
網約車作為現時全球出行大勢,Uber早前委託全球顧問公司AECOM進行香港點對點交通供需研究,結果顯示,未來10年間,香港對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的需求將持續攀升,預計至2034年,每日有意圖出行需求將超過140萬人次。研究亦顯示,目前全港約19%的點對點交通需求尚未被滿足,點對點出行需求的增長趨勢,反映將網約共乘服務融入交通體系的重要性,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城市交通需求。
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表示,歡迎政府就網約平台規管展開研究,應維持網約共乘服務作為安全、靈活和可靠的出行選擇;建議未來框架須以將乘客及司機的安全與服務品質作為核心考量,並避免設立過於繁複的發牌機制。
他表示,網約共乘服務與傳統的士屬互補關係,而非競爭對手,傳統的士一般全天候24小時營運,然而約六成的Uber司機夥伴每周駕駛少於20小時,即駕駛時長僅相當於的士的六分之一。網約共乘司機在未來規管下應可繼續彈性工作,方能靈活應對市場需求。
鍾志霆認為,容許司機自行靈活選擇工作時間與方式,為香港網約共乘服務能否滿足實時需求的關鍵,而靈活彈性能讓網約共乘服務供應即時調節配合乘客需求,對司機及乘客雙方均有所裨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