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政府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今日(25日)剛出爐,急症室收費由目前劃一180元劃一上調至400元,危殆及危急病人則可獲豁免;各項專科門診檢查亦要收費,全年收費以10,000元「封頂」。醫衞局強調,今次改革是從系統角度改革資助架構,按不同公營醫療服務釐定政府資助水平和共付比例,理順住院和急症室等服務的相對需求;改革會循序漸進,於5年內分階段推行,首階段預計明年實施,將會兩年一檢;並預計明年首階段實施後,每年額外收入約30億元,全數將投入公營醫療系統中。
公院收費改革涵蓋所有收費項目,包括急症、住院、專科、普通門診以至日間醫療程序等。專科門診的病理檢驗服務及非緊急放射造影現時毋須另外收費,日後進階及高端項目要收50至500元不等,基礎服務維持免費。專科門診及家庭醫學門診的標準藥費,每項藥物由現時收費15元、每次最多16個星期,改為分別收費20及5元、每次最多4個星期。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在今日的記者會上指,現時公營醫療服務政府資助達97.6%,長遠開支會大增,有必要調整,「隨着時間我們的公共開支會繼續增加,這令我們出現疑問,到底醫療系統是否可以持續?不只財政的可持續,亦是醫療質量可持續的問題。上一次收費調整已經是8年前,所以這次檢討是姍姍來遲。」
新收費將增設「封頂」機制,病人每年支付的費用超出1萬元上限,就可以申請豁免該年餘下費用,預計有7萬人受惠。而目前醫療費用減免機制下,綜援和年滿75歲長生津受惠人可以豁免收費,有經濟困難者經審查後亦可申請減免,未來會放寬資格,及涵蓋範圍和期限,預計受惠人數由現時約30萬增至約140萬。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指,要糾正現時的資源錯配,「簡單來說小病資助多、大病資助相對比較少,病人有癌症等嚴重大病,反而需要支付高昂費用買藥物。看到數據有5萬病人要自費購藥,相信不少病人擔心昂貴費用,不接受治療,受影響病人實際上不止這數字。」
為加強危重病人的保障,政府會加快引入更多有效創新藥械,放寬安全網申請資格,讓更多中等收入的病人可獲安全網資助購買自費藥械,而現時獲部分資助的病人亦可獲更多資助。
醫衞局發言人及後補充指,計劃在5年內將公營醫療服務資助水平改變至90%,預計在2026年第一階段實施改革方案之後,資助水平到達94%,之後會於2028年、2030年檢討收費結構,估計在2030年,資助資助水平到達90%。發言人亦指出,預計2026年第一階段實施之後,每年額外收入約30億元,而這些費用將全數投入公營醫療系統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