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民生戲院展示的《封神2》海報吸引影迷拍照。 中新社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於3月14日在台灣上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榕蓉 福州報道)「這一次,降妖除魔再出發!」隨着這句激盪人心的宣傳語,改編自經典神話的大陸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簡稱《封神2》)近日在台灣地區上映,首周末票房就突破500萬新台幣(約118萬港元),登全台新片票房冠軍,好評如潮。「在《封神2》中,故事不僅僅是對前作的延續,更是一次對中國文化自信的傳遞。」多位島內民眾觀影後紛紛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這部電影讓兩岸觀眾熟知的封神故事煥發新生,他們再次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亦希望民進黨當局摒棄偏見,順應民意,讓同樣充滿了中華文化特色的影片《哪吒2》能在台灣上映。「它們講述的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故事,跨越海峽,文化始終是兩岸共同的根,我們要珍視兩岸共同的文化根脈。」

今年1月,首部曲《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封神1》)在台灣多個串流視頻平台上線。根據數據分析,其在台灣的播放量已突破500萬次,成為此次熱潮的催化劑。「《封神2》在視覺、情感與敘事層次上均表現出色,電影中每一幀畫面都充滿了東方神話史詩的魅力。」作為電影愛好者,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劉性仁在3月14日就走進台北的欣欣秀泰影城一睹為快。在他看來,《封神2》在台灣的上映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種文化的交融,是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與期待的體現。

視效結合中華傳統文化令人驚嘆

劉性仁表示,作為一部以《封神演義》為基礎的影視作品,《封神2》自然承載了中華文化與情感,並在這次重塑的過程中注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吸引了當下兩岸年輕觀眾的眼球。導演運用豐富的特效技術,將眾多神話角色生動展現於熒幕上,令影迷們彷彿見到了那些古代英雄的真實面貌。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能夠拍出如此震撼的效果,令劉性仁驚嘆,而影片中那些關於人性的反思與展現,他認為,遠比單純的打鬥場面更為吸引人。

學者批台當局限制陸片因缺自信

劉性仁亦認為,《封神2》在台灣的順利上映,代表着島內觀眾對本片的熱切期待與支持。這樣的現象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封神2》和《哪吒2》都是講述中國神話故事及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契合兩岸價值認同,極易引發共鳴。觀眾們不僅希望看到更多這樣的優秀作品,更渴望通過影片感受兩岸文化的共通之處。

「反觀大陸,對台灣影視作品一直持開放態度。相較之下,台當局以意識形態為由限制大陸電影,既不合理,也盡顯其不自信。劉性仁期待台灣能夠上映更多大陸優秀的電影作品,「十部肯定是不夠的,像《哪吒2》和《小小的我》,這些繼承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德的電影,希望能夠被更多的兩岸民眾看見。」劉性仁說,好的電影需要鼓勵,更應該得到讚揚,而一部高水平的電影製作,加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以及深刻的情感表達,在彰顯出中華文化及民俗特色方面,都是兩岸民眾應當珍惜的文化遺產。

台灣YouTube直播主「非大」亦和香港文匯報記者分享了他的觀影體驗。「非大」表示,該片給予他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唯美特效與華夏古韻的巧妙結合、技術與敘事方面的成功融合,令他直呼「堪比荷里活」。畫面從細膩到壯觀,尤其是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奇幻場景,在銀幕上綻放出令人驚嘆的光彩。「非大」說,《封神2》在保留原經典神話故事精髓的同時,導演對角色進行了重新解讀和塑造。這種創新吸引了包括他在內對《封神》系列有深厚情感的忠實粉絲。之前「非大」就看過《封神1》,這次觀看續集更讓他感受到神話故事煥發的新魅力。

據了解,台灣目前仍實行一年只能引進十部大陸電影的政策,靠抽籤方式決定每年片單。

《封神2》正是由於抽籤抽中了2025年十部在台灣上映的大陸電影配額,得以在台灣院線正式上映。島內民眾同樣對《哪吒2》滿懷期待,不少人專程赴大陸觀影,更有人在社交媒體呼籲影片在台上映。「非大」透露,他計劃下個周末和好友一起飛北京打卡《哪吒2》,他在新媒體平台上看到《哪吒2》導演在細節中融入三星堆青銅器、川西民居等地域文化符號,甚至讓角色「太乙真人」操一口川普方言,「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這些大陸電影票房奇跡背後『傳統為核』、『創新為殼』的創作邏輯,讓我很想現場體驗,這也證明了中國故事在全球市場中的獨特吸引力。」「非大」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