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浪潮雲信息技術股份公司19日在京發布分布式智能雲戰略,規劃半年內將完成現有500個分布式雲節點的升級,2025年內落地分布式智能雲節點超過1000個,成為「智慧系統的全場景運營商」,實現「有雲處皆智能」的戰略願景。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主任陳卡你表示,AI智能體研究的核心挑戰在於通過強化學習實現能力進化,DeepSeek以開源特性與性能優勢顯著降低研發門檻,其增強學習框架不僅助力學術界突破功能極限,更催生產業界垂直領域創新生態,預示2025年將成為AI應用爆發年。

展區現場展示的各種機器人。 記者 任芳頡 攝

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成為推動生產力質態升級和產業智能化變革的關鍵力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需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浪潮雲年內落地分布式智能雲節點破千個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總工程師,浪潮雲董事長肖雪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依託「人工智能+」行動部署,浪潮雲面向組織用戶,完整構建起智數雲安一體化融合的發展路徑,並基於PoweredBy模式,依託雲舟聯盟形成全場景生態價值鏈,加快打通面向組織的智能化落地「最後一公里」。基於此,浪潮雲發布分布式智能雲戰略,計劃半年內完成現有500個分布式雲節點的升級,今年內落地分布式智能雲節點超過1000個,成為智慧系統的全場景運營商。

組織用戶在邁向智能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過程中,面臨着安全性、系統性、持續性等挑戰。浪潮雲總經理顏亮介紹,基於此,浪潮雲打造具備3C特性的「分布式智能雲」,即可信賴(Credible)、可落地(Concrete)、可持續(Continuous)。同時,針對組織智能落地過程中的人工智能價值預期理想化、數據基礎設施不成熟、組織挑戰預估不充分等階段難題,提出大模型(智能體)落地三部曲,通過場景匹配、數據匹配、組織匹配,精準鎖定高價值場景,實現數據可信供給及煉化,機器智能人格化,並聯合生態夥伴共建智能化生態,點燃未來「新引擎」。

展區現場展示的各種機器人。 記者 任芳頡 攝

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稱,到2030年,AI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9.9萬億美元,推動2030年全球GDP增長3.5%。到2030年,在與企業相關的AI解決方案和服務上每花費1美元,就會為全球經濟帶來4.6美元的間接和誘發效應。IDC中國區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從市場視角對數智化關鍵趨勢與應對策略進行了權威解讀,指出人類正在進入AI無處不在的智能業務時代,行業智能化發展雙向引發數智技術應用趨勢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可運營私有雲作為新的私有雲部署模式,具備大規模業務驗證的架構、雲原生和微服務支撐能力、原生的AI加速計算能力、原生的高可用和災備能力、高標準雲運營服務能力,能夠幫助用戶從「建好雲」轉變為「用好雲」。

港專家:AI智能體研究關鍵在於強化學習實現自主決策能力突破

在高端對話環節,產學研用各界精英齊聚一堂,共同圍繞「解鎖AI智能體發展密碼」話題展開深度研討。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主任陳卡你指出,當前AI智能體研究的核心挑戰在於能力進化,尤其是通過強化學習等技術實現智能體自主決策能力的突破。

陳卡你強調,ChatGPT與DeepSeek等里程碑式模型的誕生,本質上都依賴於強化學習框架的革新,而如何進一步優化這類技術仍是學術界亟待攻克的主要難題。他特別強調,DeepSeek大模型的開源特性與性能優勢,顯著降低了AI研發門檻,其增強學習框架為智能體能力優化提供了關鍵工具。這種技術平權趨勢不僅推動學術界突破單點功能極限,更促使產業界快速構建垂直領域解決方案,形成「百花齊放」的創新生態。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