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盧國沾在第37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再獲頒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獎項「金針獎」。徒弟羅嘉良跪下向盧國沾致敬。

香港文匯報訊 與黃霑、鄭國江並列為香港粵語流行樂壇三大填詞人,素有「詞壇聖手」之稱的著名填詞人盧國沾昨日(19日)傳出離世的消息,享年76歲。盧國沾早年因健康問題而淡出詞壇,才華十足的他作品超過三千首,多為民族大義和勵志內容,在樂壇備受尊重。

對於盧國沾的逝世,周啟生昨晚於社交網發文表示:「我跟隨師傅顧嘉煇嘅時候,好有幸認識咗我嘅一位大恩人—盧國沾先生。盧生/盧太喺人前人後都經常提起我,對我讚賞,關照,愛護……當時我只係一個黃毛小子,盧生夠膽推薦我做廣告音樂,鼓勵我唱歌。及後佢將我帶咗入去亞洲電視做音樂總監。真心要講一句,如果冇盧先生,我絕對唔會有今日!要講佢同我嘅點滴?幾日幾夜都講唔完。搵一日,我可以用較長嘅篇幅,詳盡啲咁同大家分享我同佢嘅關係同感情,喺呢度我再三感激呢位大恩人。我咁嘅年紀,生離死別早已見慣,老土嘢我唔想多講,盧大哥:來生再見!」

「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江山秀麗,疊彩峰嶺,問我國家哪像染病?」這首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同名主題曲(內地稱《萬里長城永不倒》)便是由盧國沾執筆寫詞。在音樂節目《聲生不息》開播的第一期裏,鄭國江說,「我的詞中表現的是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盧國沾的作品表達中國人的民族大義,而黃霑的作品則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

盧國沾的歌詞傾向於不假雕琢,充滿哲理,讓感情噴薄而出;但對勵志詞則較多用比喻或較曲折的手法來寫,著名的如《夢想號黃包車》、《唐吉訶德》,冷門的有表面是情歌卻也可解作勵志歌且語調沉鬱的《夕陽之戀》和借景抒發樂觀情懷的《沙漠之旅》。

盧國沾於1949年5月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潮連,小時候在鄉間由湘父學塾私塾老師康有為弟子盧湘父傳授《三字經》《千字文》等傳統啟蒙經典,六歲時由祖母帶到香港,在旺角伯父家中居住。他自小就喜歡文學,十三歲起以筆名沾夢投稿《青年周報》。盧國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期間,加入無綫電視,為其官方刊物《香港電視》訪問電視台幕前幕後人員及為無綫電視古裝連續劇《民間傳奇》部分單元故事擔任編劇和為電視台營業宣傳部策劃廣告撰寫宣傳稿,「睇奧運,睇無綫」便出自其手筆。

1975年至1977年在「無綫時期」獲導演林德祿邀請為無綫電視劇《巫山盟》的同名主題曲作詞開展填詞人生涯,隨着當時香港的武俠片熱潮,他寫了《逼上梁山》、劇集《陸小鳳》同名主題曲及插曲《鮮花滿月樓》、劇集《陸小鳳之決戰前後》插曲《決戰前夕》及《願君心記取》等等。